□□ 本报记者刘伟林
金秋时节是一年一熟北方粮区收获的季节,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省,去年粮食总产突破1千亿斤的国家大粮仓黑龙江省今年收成如何成为受关注的话题。从8月末到9月初,记者在黑龙江由西至东,从北向南,驱车3000多公里,探寻生产情况,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丰收的景象,听到的都是丰收的喜报。
省委书记吉炳轩对记者说:“黑龙江省的玉米、北方粳稻、大豆三大作物种植面积均列全国第一,目前,三大作物产量基本定型。今年全省不旱也不涝,农垦和主要产粮地市的产量较去年大幅增长,全省将迎来一个特大丰收年。”
风调雨顺遍地粮
记者从哈尔滨出发首先来到大庆市,大庆并不是主要产粮区,干旱和盐碱地是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全市投入巨资发展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到今年共建成膜下滴灌田256万亩,平均亩增产1000斤,干旱地变成保收田,盐碱地上种出吨粮田,全市产粮稳超100亿斤。
齐齐哈尔以北是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种植区,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往往数十公里才能看到零星的村庄,公路两旁全是连绵不断、整齐划一的玉米、大豆田,长势喜人。南部玉米进入蜡熟期,北部的已经定浆,大豆正享受着难得的秋日高温,加速成熟,抬眼望去,遍地都是粮食。
农垦九三管理局有耕地400万亩,常年有效积温只有2200℃左右,主栽品种过去一直是大豆,随着大农机和新品种的出现,近年高产玉米面积逐年扩大。管理局副局长张宏雷告诉记者:今年全局玉米面积由过去的30万发展到100万亩,各种作物合理搭配,实现了“麦—玉—豆”三区合理轮作。从目前田间长势看,粮食总产有望从去年的115万吨增长到150万吨。农垦九三管理局尖山农场场长郭伟介绍说,他们已收获的小麦亩产845斤,预测玉米亩产能达到1600到1700斤,大豆亩产420斤,均创新高。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拥有950万亩水稻,是全省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区。管理局农业局副局长李维峰告诉记者,今年全局水稻面积增加了86万亩,对过去常见的稻瘟病今年采取了统一药剂采购,统一防治3次以上,效果明显。目前,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平均单产1280斤,全局粮食总产量将达135亿斤。建三江二道河农场有52.3万亩耕地,水田50万亩,全国闻名的“万亩大地号”就在这里,一万亩多水稻连成一片,气势磅礴。二道河农场今年水稻平均亩产能到1400斤,“万亩大地号”亩产能达1600斤。
黑龙江农垦管理局今年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4.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16.1万亩高产高效作物水稻、玉米面积已达3200万亩以上。已收获的麦类作物平均亩产762.4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已进入成熟期,垦区粮食总产将达到400亿斤以上。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黑龙江省今年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4月份以来,全省光、热、水配置良好,对农作物播种、出苗、生长十分有利,同时全省各地没有出现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历史上春季和夏季经常发生干旱的齐齐哈尔、大庆等传统旱区今年作物生长季雨水充足,没有出现干旱。往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今年绝收的只有80万亩。
纵观龙江大地,处处是丰收的景象。副省长吕维峰介绍说: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637.8万亩,比上年增加314.5万亩。按照“增水稻、扩玉米、调大豆”的要求,在东部三江平原等水资源富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在第四、五积温带大豆主产区积极扩大早熟玉米面积,两大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大幅增加,全省水稻面积发展到5171万亩、玉米面积发展到885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708.6万亩和1008.3万亩。高产作物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全省各类农作物生育进程正常,长势为近年同期最好,丰收在望。小麦收获全面结束,亩可增产15~20%,达到600斤以上,水稻处于完熟期,玉米处于蜡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据农业专家和各地农情分析,如果不出现早霜,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将获得特大丰收,预计粮食总产可达到1150亿斤以上,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目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09/17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