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刘伟林
金秋时节是一年一熟北方粮区收获的季节,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省,去年粮食总产突破1千亿斤的国家大粮仓黑龙江省今年收成如何成为受关注的话题。从8月末到9月初,记者在黑龙江由西至东,从北向南,驱车3000多公里,探寻生产情况,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丰收的景象,听到的都是丰收的喜报。
省委书记吉炳轩对记者说:“黑龙江省的玉米、北方粳稻、大豆三大作物种植面积均列全国第一,目前,三大作物产量基本定型。今年全省不旱也不涝,农垦和主要产粮地市的产量较去年大幅增长,全省将迎来一个特大丰收年。”
风调雨顺遍地粮
记者从哈尔滨出发首先来到大庆市,大庆并不是主要产粮区,干旱和盐碱地是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全市投入巨资发展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到今年共建成膜下滴灌田256万亩,平均亩增产1000斤,干旱地变成保收田,盐碱地上种出吨粮田,全市产粮稳超100亿斤。
齐齐哈尔以北是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种植区,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往往数十公里才能看到零星的村庄,公路两旁全是连绵不断、整齐划一的玉米、大豆田,长势喜人。南部玉米进入蜡熟期,北部的已经定浆,大豆正享受着难得的秋日高温,加速成熟,抬眼望去,遍地都是粮食。
农垦九三管理局有耕地400万亩,常年有效积温只有2200℃左右,主栽品种过去一直是大豆,随着大农机和新品种的出现,近年高产玉米面积逐年扩大。管理局副局长张宏雷告诉记者:今年全局玉米面积由过去的30万发展到100万亩,各种作物合理搭配,实现了“麦—玉—豆”三区合理轮作。从目前田间长势看,粮食总产有望从去年的115万吨增长到150万吨。农垦九三管理局尖山农场场长郭伟介绍说,他们已收获的小麦亩产845斤,预测玉米亩产能达到1600到1700斤,大豆亩产420斤,均创新高。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拥有950万亩水稻,是全省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区。管理局农业局副局长李维峰告诉记者,今年全局水稻面积增加了86万亩,对过去常见的稻瘟病今年采取了统一药剂采购,统一防治3次以上,效果明显。目前,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平均单产1280斤,全局粮食总产量将达135亿斤。建三江二道河农场有52.3万亩耕地,水田50万亩,全国闻名的“万亩大地号”就在这里,一万亩多水稻连成一片,气势磅礴。二道河农场今年水稻平均亩产能到1400斤,“万亩大地号”亩产能达1600斤。
黑龙江农垦管理局今年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4.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16.1万亩高产高效作物水稻、玉米面积已达3200万亩以上。已收获的麦类作物平均亩产762.4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已进入成熟期,垦区粮食总产将达到400亿斤以上。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黑龙江省今年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4月份以来,全省光、热、水配置良好,对农作物播种、出苗、生长十分有利,同时全省各地没有出现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历史上春季和夏季经常发生干旱的齐齐哈尔、大庆等传统旱区今年作物生长季雨水充足,没有出现干旱。往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今年绝收的只有80万亩。
纵观龙江大地,处处是丰收的景象。副省长吕维峰介绍说: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637.8万亩,比上年增加314.5万亩。按照“增水稻、扩玉米、调大豆”的要求,在东部三江平原等水资源富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在第四、五积温带大豆主产区积极扩大早熟玉米面积,两大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大幅增加,全省水稻面积发展到5171万亩、玉米面积发展到885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708.6万亩和1008.3万亩。高产作物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全省各类农作物生育进程正常,长势为近年同期最好,丰收在望。小麦收获全面结束,亩可增产15~20%,达到600斤以上,水稻处于完熟期,玉米处于蜡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据农业专家和各地农情分析,如果不出现早霜,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将获得特大丰收,预计粮食总产可达到1150亿斤以上,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目标。
大粮仓走进现代化
省委书记吉炳轩在谈论今年的丰收时引用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年。”黑龙江人为这句话赋予了新的涵义。人努力,努力的是为粮食生产建设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实现农业生产大合作,努力的是让祖国粮仓迈向现代化大农业。
在鹤山农场,记者听说玉米每公顷种植密度达到10万株、大豆达到40万株时非常惊讶。农场职工张景波告诉记者,他种了3500亩地,其中玉米1500亩。整地时用GPS自动控制的大马力拖拉机,耕地千米的误差小于2.54厘米,耕作全程机械化,从种到收,人都不进地,实现了数字化耕作。
七星农场职工孟庆山指着自己的拖拉机对记者说:“这台拖拉机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田间可以自动驾驶,过去只能白天干活,现在24小时作业,对抢农时非常有利。”孟庆山是学农机的大学毕业生,在农场从事十年农机管理工作后,2003年开始种水稻,现在耕种500亩水稻,一共只用三个人管理,今年亩产能达到1300斤。
绥化市北林区270亩耕地中,高产创建的面积有100万亩,核心区水稻、玉米、大豆单产能实现1400斤、1700斤、400斤以上。
黑龙江今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0多亿元,重点启动了西部松嫩平原地区林甸、富裕牧场、富南、富西和兴旺等5个灌区工程建设和东部三江平原地区沿乌苏里江、黑龙江和兴凯湖流域的14个大中型灌区工程,增强了水资源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装备深松整地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等先进配套农机具,进一步提高了大型农机保有量和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今年,全省新购置大中型农机设备3.97万台(套),其中拖拉机1.79万台,配套农具4500台。今年全省新组建的300个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加快推进。去冬今春,全省新建水稻育苗小区2508个、大棚11.4万栋,水稻大棚总数达到51.6万栋,其中智能化大棚达到1.69万栋,大棚化育苗率达到60%,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并向小区化、工厂化、智能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为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垦九三管理局今年将嫩江县双山镇适合大农机作业的4万亩耕地整体承租,使农村和农场溶为一体,同时,用现代化大农机为地方代耕、代种、代收600万亩,使先进的栽培模式在农村迅速推广,农民称之为农场化管理。
一场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依托的大合作在黑龙江逐步深化。开展场县共建充分发挥出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依托农垦农业机械、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等优势,为周边农村代育、代耕、代种、代灌、代管、代收,采取单项合作、阶段合作或全程合作,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全省有66个县(市、区)与垦区105个农场开展了合作共建,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区)和农场,共建层次由场县发展到局市,共建规模由一家一户农机代耕、土地承租发展到整村整乡代耕、承租,共建领域由农机跨区作业拓展到农业农村各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垦区为农村代耕、代播、代育总面积达1405万亩,促进了农村粮食生产水平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新组建的440个千万元级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开创出一种新的农民合作方式,全面提高了种管收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春播抢农时、夏管上标准、秋收提质量效果显著。全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8.6%。今年,全省机播比例达到90%以上,比去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政策给力心气旺
在同三公路一个服务区,记者见到拉满水稻插秧机的大卡车。记者问司机:“水稻还没有收割,现在拉插秧卖谁去?”司机说:“农民现在对农机特别认,今年收成好,现在就有订货的。”
全国种田能手、七星农场职工张景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农民种地有种粮的补贴,水利的补贴,农机的补贴等等,粮食价格每年都适度提高,拿水稻来说,从2006年开始国家出台粳稻的最低保护价,三等粳稻的保护价已经从2007年的每斤七毛五分钱上涨到今年的每斤一块两毛八,涨幅接近80%,即使是扣除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土地转包价格上涨因素,农民种地还是有相当的利润空间,农民种粮有了积极性,愿意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农民也舍得投入。他今年种了650亩水稻,收入可观,准备再买一台十多万元的水稻插秧机。农场职工孟庆山自己有价值300万元的农机,今年还准备买新农机,他说:这300万元的农机国家和农场给的补贴就近40%,剩下的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农机由农场统一管理经营,在给自己种地的同时,每年代耕的毛收入有100万元。
不仅种田积极性增加,舍得投入,科学种地、规模化、组织化种地成为农民的新追求。加入农机合作社、加入农业技术合作社,进入农业科技园区在黑龙江成为农民的经营新手段,带动着土地的规模经营,产生着新的效益。方正县是我国水稻旱育稀植的发源地,全县100万亩水稻有40万亩进入了水稻示范园区和合作社的辐射区,进入水稻示范园区的水稻由零散田统一改为一公顷一块的方田,垅沟成良田,土地利用率增加11.8%,统一耕作增产10%,节水30%,效益账十分可观。
庆安县久胜镇久佳村民张志强望着刚买的水稻收割机,算计开镰的时间。今年,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已经有40多户稻农和他一起用“两段式”育秧法种植水稻和机械插秧。可以为每家增收20%以上,再加上科学管理和采用机械化收割,预计整体上可增收近30%。他承包的1000亩水田今年收入将突破30万元。
今年,国务院出台了10项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和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政策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惠农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为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结合省情实际,全省制定了2011年黑龙江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全省粮食稳定增产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特别是在水利化建设、深松整地补贴、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农机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今年省本级共安排“三农”发展资金70.5亿元,比上年增加14.3亿元。各市县在粮食高产创建、抗旱水源工程、深松整地、水稻育秧大棚建设等方面也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省仅春耕生产共投入540亿元,比上年增加31.8亿元。全省对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全省于3月初提前下拨了122.74亿元的“四补贴”资金,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项补贴资金在春耕前发放的目标,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了作用。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给农民发展生产吃上定心丸,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迸发和释放。
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作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希望黑龙江的同志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使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成为国家可靠的大粮仓”的重要指示。按照总书记的指示,黑龙江大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路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
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在全国举足轻重,去年的1002.6亿斤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这十分之一中有80%是给国家的商品粮,水稻、玉米、大豆又是对市场最有效的直接供应。今年的特大丰收会使黑龙江粮食商品量再一次大幅提高,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龙江粮熟,天下丰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