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用感恩的心办人民满意大教育


    平原县委书记董绍辉(前左),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善军(前右)在考察教育教学工作。

    中华腾飞,教育先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足迹……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平原县开创全国先河实施了“初中进城”工程,让万名农村娃全部进城读初中,实现了欠发达地区城乡初中教育的全面均衡;然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个县又响亮地提出:!

    平原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辖7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45万人,85万亩耕地,是国家大型粮棉生产基地县、京津蔬菜园区、畜牧业强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全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县、社会文化先进县和城市管理先进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强县之基、之要,把重点财力和精力投向教育事业,在全国、全省创造了多个教育教学亮点。县委书记董绍辉说:“2011年是全面实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奠基之年。我们要加倍努力,从初中阶段的城乡均衡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全面均衡迈进,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成长的快乐,让全县百姓对教育事业更加满意。”

    “初中进城”开创全国先河

    平原县作为全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自2005年起,平原县委、县政府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立足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创造性地实施了初中进城工程。全县用了三年的时间,投资3亿元,把初中教育全部集中到县城,原乡镇中学撤并后改建成中心小学,到2007年实现100%初中生进城读书。

    提到初中进城,该县教育局原局长、现任局党委书记李怀文感触颇深。当年,初中进城作为一件新生事物,曾一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争议话题。而实践证明,初中进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办教育的具体体现。如今,平原县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的后续效应已逐渐显现:初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2004年的全市后几位逐步跃进到全市第一位;初中生的辍学率也由2004年的8%,控制到现在的1%以内;在连续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广大群众对初中进城的满意率均达99%以上。初中进城工程使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在县域内实现了初中阶段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成为历史,打造了欠发达地区的“发达”现象。

    平原县发展教育的超前眼光和大胆创造与国家教育机遇不谋而合:2007年,国家先后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并按8%的比例对贫困寄宿生资助生活费;2009年和2010年,国家两次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2012年在区域内实现初步均衡、2020年达到基本均衡”的目标。

    平原初中进城工程经历了6年的摸索和实践,从争论的焦点到争相学习的亮点,提前5年完成国家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走在了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潮的前列,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创举。教育部对于平原开创的初中进城工程给予充分肯定。

    教育投入占全县财政的“大头”

    教育的大发展需要政府的大投入,平原县委、县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全县突出的战略地位,大气魄、大投入发展人民满意大教育,实现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这样一组数据为证:2010年,平原县地方财政收入只有3.01亿元,而该县近几年来却拿出3亿多元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加上新建、扩建校舍用地折合人民币7亿多元,共投入10亿多元让全县2万多初中生全部进城读书,实现了教育总投入占GDP比重4%的目标。

    据县长马善军介绍,平原县连续七年将初中进城工程列入“十件实事”,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办高水平教育,投资3亿多元把乡镇初中全部集中到县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3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学校108所,满足全县初中学生需要。该县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先后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仪器更新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全县所有国办义务学校全部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现代远程教育室,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平原 建设工程 连续 义务教育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