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培玲/文
她似水,柔软、无形,却掀起了汹涌浪潮;她如玉,坚硬、冰冷,却滋润了他人心田;工作中,她锐意改革,敢为人先,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军人;生活上,她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是亲朋好友眼中不可多得的百变丽人。她,就是北京歌剧舞剧院院长赵丽华,一个动如流水静如玉的魅力女人。
敢为人先精品迭出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赵丽华却用她的巧劲儿,硬是创造了炊烟袅袅的繁荣景象,带领北歌实现飞跃式发展,名动京城。
2004年8月10日,北京歌剧舞剧院正式转企改制为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由一个差额补贴事业单位转制为股份制文化企业,成为我国第一批走向市场、走向产业化的试点单位,成为全国歌舞类文艺院团改制第一家。但在当时,北歌的底子薄、条件差,不说一穷二白也差不多,更为让人头疼的是,这样的改革是头一遭,此前无样板可循。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改制后如何生存和发展?对演职人员有哪些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摆在赵丽华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不过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并没有让赵丽华在困难面前低头,她本着“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迎难而上。
“既然北歌改制成了企业,首先就要有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保精品,精品促效益,否则北歌只能被市场淘汰。”不止一次,赵丽华这样对自己说,也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对院属歌剧团、舞蹈团、曲艺团、民乐团的所有演员说。在当时,她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适应市场,解决全院300余人的温饱问题。“善于学习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赵丽华给自己和同事提出的要求,也是她结合北歌实际,倡导创作、演职人员用智慧赚取价值的秘笈所在。身先士卒,她将自己所学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用于对文化市场的敏锐判断;她倡导引进超市商品“分体包装的概念”,尝试对剧目结构进行“整拆结合”,以提高艺术产品的展现率、市场占有率。
赵丽华和北歌成功了!《炫舞飞歌》、《龙舞京城》、《曲韵流金》等一系列作品深受观众喜爱,通过了市场的检验;“民族艺术进校园”、周末大舞台、“非遗”项目传习进课堂、春节庙会等一系列公益演出中,逐渐多了北歌人的身影。北歌在改制5年的第一个规划发展期内累积了一定基础。据统计,北歌改制前的2003年,剧院全年演出321场,收入418万元;2008年,演出场次多达2079场,收入4417万余元,分别是改制前的6.5倍、10.5倍。改制前,全年国外演出只有1场,如今100多场;用于职工费用,由改制前(2003年)年人均2.37万元增至2010年的年人均7.74万元,是改制前的3.27倍。
极目远望跨界多赢
可能很多人成功后都会沿着老路走下去,但赵丽华没有,她站得更高,想得更远,她要的不是“适应市场”,而是“引领市场”;她要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跨界多赢。2008年,北歌为南戴河一知名旅游景区“量身定制”了一台大型原创情景剧《海誓·南戴河》,由于定位精准,极大地提高了景区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以展现北京日新月异新变化的原创乐舞诗《紫气京华》,备受瞩目地成为了文化部主办的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的重要主题剧目,成为联想集团、首都机场集团等大型企业答谢高端客户的定制产品。
在赵丽华的心中,北歌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世界驰名的文艺院团,要有一批自己原创的精品剧目。由此,改制后的北歌将“中国气派,北京韵味;高贵典雅,欢乐祥和”明确为艺术创作标准,在创作推出《木兰乐章》、《北京乐话》、《古韵华彩》等一批优秀剧目的基础上,今年围绕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又策划、创作了两台彰显中国气派、北京韵味的特色剧目——大型舞剧《女娲》和情境鼓曲《尚·韵》,以及一台红歌怀旧音乐会《一路走来》——中国经典民族歌剧片段音乐会,均在首都演出市场再掀波澜。
“北京是首善之区,文化产业应该走在前列,而北歌作为北京的演出院团,更有责任和义务来创作推出高水准的艺术精品,引导、提升大众的艺术欣赏水平。”赵丽华有这样的气度,更有这样的修为。此次推出的情境鼓曲《尚·韵》,实现了传统曲艺和现代舞台艺术的完美融合,开全国之先河。剧目艺术地再现了北京的包容,让观众在音画美的体验中,发现北京虽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更新,不变的却是那份从四合院里散发出来的恬静,那份让人在匆忙中越来越渴望品味的北京味道,一句新创作的“来到天安门,都是北京人”,更是带给观众诸多感慨。大型原创舞剧《女娲》,立意借助女娲这个人物身上所集聚的“创造、奉献”精神,讴歌北京作为首都,在全国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博大情怀。同时,通过展现女娲成就大爱、舍弃小爱的传奇故事,彰显我华夏儿女最为可贵的人文精神,传递出创作者对中华民族自古秉承的和平、和谐美好主题的衷心赞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20/17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