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发展冲动催生小水电“大跃进”


    林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甘萍称:“神农架太敏感了!要是把环评都批了,这些电站都合法了,万一出问题谁来负责?!”

    据了解,截至目前,林区所有水电站项目中,已通过环评审批的只有29座,环评通过率不足30%。

    没有经过环评审批的水电站,或照常引水发电,或大干快上。对此,环保部门只能干瞪眼:“我们没有办法让电站停产整顿。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打个调研报告给政府。”

    尽管国家层面重拳出击整治小水电,却未能对神农架小水电的管理、开发起到刹车作用。

    发展冲动:一边喊关停,一边在大建

    在陈光文看来,神农架的水电资源应该继续开发。陈光文说:“这些年,媒体盯着神农架,对林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神农架要保护,但一味地保护,农民怎么办?公务员怎么办?神农架八万多人也要生存。”做过乡党委书记的他坚信:“领导在位子上,不搞建设,农民要恨死他。他走了,谁也不会念他的好。”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表示,都说要把保护神农架作为干部的考核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怎么定?搞建设,GDP搞上去看得见;搞保护,搞得再好谁摸得着?

    老百姓的脱贫动力以及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让水电建设成了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下的现实选择。

    其实,神农架建设小水电站致使生态破坏的问题,早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湖北省水利厅农电处副处长叶恒奎介绍,2008年,由省发改委牵头,启动了神农架影响生态环境的水电站关停试点工作。其目标是:在2008年底,林区凡装机容量在2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一律关停并恢复原状。在2010年底,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一律关停。在国家及省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后,逐步关停10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然而,这一试点工程因补偿资金不到位而流产。

    记者在湖北省环保厅、省水利厅采访时,相关负责人均称,2006年以后建设的水电站均要求下泄正常河流量的10%~30%作为生态水,维持河流生态。神农架林区党委副秘书长刘生策称,早在2003年,林区就要求引水式水电站打“生态孔”,保证河道里有可供水生物生存的生态用水。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未发现一处引水式水电站预留了生态水。梯级开发的引水式电站,常常是首尾相接,寸水必争。生态水为何不能确保?陈光文反问记者:“每一滴水都能带来利润,你要是电站老板,会不会让钱白白流走?”

    林区政府副区长杨晓发称:“神农架小水电不利于生态保护。我们愿意为了生态保护牺牲眼前利益。”他强调,今后要逐步关停公路沿线和保护区内的水电站。

    口头大喊关停,为何却出现大建水电站的局面?杨晓发的解释是,新建的电站都是带有水库的库容式水电站,不会造成断流。

    记者调查发现,正在建设的9座电站中,除了2座电站有水库外,其他电站都是引水式电站,即穿山引水导致原有河道干涸的水电站。

    大建水电站造成生态破碎

    据林区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林区已建、在建、拟建和规划的水电站共有99座。记者走访后发现,目前实际数量已达104座。这些梯级开发的电站常常是首尾相接。记者在古水河驾车行驶17公里,就发现有6座电站,还有一座正在建设。上一座电站的水被拦截,穿山引水到下游发电后排出。距离出水口不远处,河水再次被拦腰斩断,穿山引水到下一座电站发电。除了个别水电站坝体老旧失修、坝体漏水外,绝大多数水电站的拦水坝下,河水断流。

    原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调查后发现,神农架的河流已经“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记者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剑伟博士描述了在神农架看到的情形,王剑伟惊呼“天啦”。他说,神农架共有35种珍稀鱼类,如多鳞产颌鱼、白甲鱼等,一旦河流断流,这些鱼类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黄茁认为,河流断流会造成整个水生生物链断裂,进而导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减少甚至灭绝。山区的河流与地下水相连,河流断流将使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沿岸植被生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生态保护 经济效益 破碎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