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联把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市场经济规律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让“中国特色”真正在永联村里落了地,村民、股民、普通员工三者成为“利益共同体”,得以和谐相处,充满活力,共谋发展。
据去年分配显示,1.04万名村民人均从村集体获得了6000元的红利收入。
25%股份红利的其他部分(约2亿余元),则投向村民期盼的新农村建设——永联小镇。记者看到,按着百年要求规划设计、自2005年先由企业垫付15亿元兴建的可入住3500户居民的——永联小镇,再有1~2年和5亿元的投入将全部建成。按照一户一套房(140平方米左右)以每平方米500元价格出售给村民,子女长大可享受同等价格再购买一套140平方米的住房,老年人只要提出申请,由子女交足2.4万元押金,就可免费住进每套80平方米左右的老年公寓。也就是说,一个大家庭只要有3套住房就足以循环使用下去了,炒地皮炒房产在永联那是痴心妄想。按每平方米建筑造价1500元算,村集体每平方米要贴给村民1000元,这种把货币以实物形态转为村民房产的分配,又是25%集体股份演绎出的创新集体主义的实现形式。
根据永联发展规划,待现代化的永联小镇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建成后,25%的集体股份的分红将分两块量化到永联全体村民,一块按土地,每亩流转费1200元(随行就市),30年不变;另一块按永联村民人头,人在股在,人去股收回,做流通分配。村民可以永久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管理机制:城乡一体
在清水环绕花木相拥的永联小
镇永颐园9幢老年公寓,记者拜访到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何志高和徐根,两位老人自豪地说,自2007年从外村并入永联后便享受“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的同等待遇,不种田了每年还能领到8000元左右的养老金,看病不出村、医疗能报销,两年前免费住进出入乘电梯的每套80平方米两居室老人房,要有啥难事打一下电话就会有人上门帮助,没有任何担心的事。
老人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很大程度依靠不断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吴栋材告诉记者,新农村重在建设难在管理,永联村在系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注重着眼长远,创新管理机制,以此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果。
首先是构建社区化管理体制。随着集中居住的不断推进,原来的村民小组形态已不复存在,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民集中居住情况下的管理要求。为此,永联村对村民在组织和管理上采取社区化方式,将全村(永联小镇)划分为3个园区,按照社区特点和模式建立各类组织,构建社区管理体制。把每个居民楼道作为最基本的管理单元,若干幢楼设为一个居民小组,若干个居民小组设为一个园区,并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社区居民楼道长、小组长和园区长,并赋予相应职责。原村民小组组织只在二次分配时发挥经济核算功能。通过实行社区化管理,增强了村民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化。
二是建立公共管理体系。现今,在永联村已经形成了一座建设用地近2000亩的小城镇,建起各类住房60多万平方米,各类商业用房10多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近10万平方米,3条高等级公路横贯其中。有常住人口1万余人,暂住人口1万余人,流动人口2000多人,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共管理任务与城市一样繁重。为此,永联村突破“小村庄管大社会”的模式,按社会管理和城乡统筹的要求,积极向市政府争取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均等化,先后引入了银行、电信、邮政、工商、警务、城管、交管等七站八所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开通了“1890”(谐音一拨就灵)服务热线,把亏欠农村多年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补足用好,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三是完善福利保障机制。永联村依托较强的集体经济实力,先后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建立了养老敬老、扶贫帮困、奖学助学、医疗保障等9项福利保障制度。近两年,仅福利保障分配一项,村集体就拿出6000多万元,村民人均6000元。
四是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依靠村民自治解决各种内部矛盾,既有严肃的法律支持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又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和相互监督。永联村坚持公开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公推直选村党委班子成员;成立村民自治委员会,使村务管理基本实现了民主、法治、规范、科学的要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13/16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