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机制创新: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13  互联网

    □□本报记者王景山张丽娟魏小兵

    方兴未艾的全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涌现新典型,记者近日赴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探寻看到,该村积41年实践探索,以集体经济的力量将昔日最穷的移民滩涂村建设成苏州市最富的现代化文明村,让人看到了一个规划科学、特色突出、方便宜居、富有活力、村民满意,在工业、农业、管理、基础设施和村民素质等方面迈入现代化的可学可鉴的新农村建设新样本——“永联模式”。

    “永联模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机制与文化的创新是构成该模式的两大核心,彰显出科学发展的无穷魅力。

    领导机制:村企合一

    1970年在长江滩涂上围垦700亩地后,从附近4个公社108个村迁来700口人建起的永联村,是靠发展工业成为“华夏第一钢村”的。而今,经过5次“并组扩村”,永联村面积扩大到10.5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04万人,成为江苏省最大的行政村之一;拥有1.2万名员工、年炼钢和轧钢分别为500万吨的村办企业永钢集团,去年销售收入280亿元,利税20亿元,净资产7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中位列第三,税收连年居江苏省行政村之首。尤其令人羡慕的是,自2005年投资15亿元兴建的村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标准之高、设施之全、环境之美,使永联人一步跨进现代化,真正享受到社会主义共建共享带来的幸福生活。

    永联这样一个超级工业大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村民为什么能继续享受发展成果呢?

    76岁的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董事长吴栋材的介绍,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永钢集团原是村办集体企业,一直受村党组织直接领导,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在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实施改制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和企业工作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比如:有资金投向的矛盾,有人员安排上的矛盾,有认识上的矛盾,还有在土地使用、集镇规划等方面村企之间往往也会站在各自的角度表示意见或处理事务,由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协调、全面发展。

    为解决这些矛盾,他们实行新形势下“村企合一”的运作新机制,即在村党委统一领导下,村委和公司之间做到“四个统一”:全村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规划、村企重大发展项目统一决策、村企干部统一调配使用、村企干部报酬待遇统一考核发放。村党委主要有两项使命,一是发展经济赚到钱,二是把好方向花好钱,最根本的任务是富民强村。这种运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有效理顺了村企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村党委统一领导下,凡涉及企业和村委会两者利益时,可以统揽全局,协调取舍。二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在村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凭着永钢集团较强的经济实力,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投入有了保障。三是有效推进了全村工业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机制:集体持股

    据吴栋材和多位村干部介绍,企业在历经两次转制中,村党委顶着压力,没有将企业全部转给个人,坚持给村集体留下25%的股份,另75%则由经营者和企业骨干持股。这样就确保了永联村的村民、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永远享受这片土地上工业发展的成果,村民凝聚在25%集体股份利益下,由过去以土地为纽带转变为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共建共享共同致富,这才是真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才是农民变成居民,农村变成小城镇,农民离土不离村。这跟以往的农村是天大的区别,永联保住了农民实现共同致富的载体与利益联系的根——土地,这给中国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

    吴栋材曾几次向记者强调,办企业的初衷就是要为永联村的群众谋福利,村集体持25%的股权,群众就有了基本收入保障,就有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建共享的本质要求和公平原则。由管理层持股75%,则尊重了市场经济规律,体现了效率优先,除发起人的股本可以继承外,其他管理人员的股份一律实行人退股还,保持企业吸纳人才的活力。

    最可贵的是,永联不仅注重发挥25%的作用,更创造性地发挥了75%的作用。永联从不闭关自守,允许本村以外的各方人才参持75%的管理股,从而打通了一条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光明大道,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了建设新农村的新机制。    

    永联把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市场经济规律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让“中国特色”真正在永联村里落了地,村民、股民、普通员工三者成为“利益共同体”,得以和谐相处,充满活力,共谋发展。

    据去年分配显示,1.04万名村民人均从村集体获得了6000元的红利收入。

    25%股份红利的其他部分(约2亿余元),则投向村民期盼的新农村建设——永联小镇。记者看到,按着百年要求规划设计、自2005年先由企业垫付15亿元兴建的可入住3500户居民的——永联小镇,再有1~2年和5亿元的投入将全部建成。按照一户一套房(140平方米左右)以每平方米500元价格出售给村民,子女长大可享受同等价格再购买一套140平方米的住房,老年人只要提出申请,由子女交足2.4万元押金,就可免费住进每套80平方米左右的老年公寓。也就是说,一个大家庭只要有3套住房就足以循环使用下去了,炒地皮炒房产在永联那是痴心妄想。按每平方米建筑造价1500元算,村集体每平方米要贴给村民1000元,这种把货币以实物形态转为村民房产的分配,又是25%集体股份演绎出的创新集体主义的实现形式。

    根据永联发展规划,待现代化的永联小镇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建成后,25%的集体股份的分红将分两块量化到永联全体村民,一块按土地,每亩流转费1200元(随行就市),30年不变;另一块按永联村民人头,人在股在,人去股收回,做流通分配。村民可以永久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管理机制:城乡一体

    在清水环绕花木相拥的永联小

    镇永颐园9幢老年公寓,记者拜访到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何志高和徐根,两位老人自豪地说,自2007年从外村并入永联后便享受“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的同等待遇,不种田了每年还能领到8000元左右的养老金,看病不出村、医疗能报销,两年前免费住进出入乘电梯的每套80平方米两居室老人房,要有啥难事打一下电话就会有人上门帮助,没有任何担心的事。

    老人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很大程度依靠不断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吴栋材告诉记者,新农村重在建设难在管理,永联村在系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注重着眼长远,创新管理机制,以此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果。

    首先是构建社区化管理体制。随着集中居住的不断推进,原来的村民小组形态已不复存在,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民集中居住情况下的管理要求。为此,永联村对村民在组织和管理上采取社区化方式,将全村(永联小镇)划分为3个园区,按照社区特点和模式建立各类组织,构建社区管理体制。把每个居民楼道作为最基本的管理单元,若干幢楼设为一个居民小组,若干个居民小组设为一个园区,并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社区居民楼道长、小组长和园区长,并赋予相应职责。原村民小组组织只在二次分配时发挥经济核算功能。通过实行社区化管理,增强了村民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化。

    二是建立公共管理体系。现今,在永联村已经形成了一座建设用地近2000亩的小城镇,建起各类住房60多万平方米,各类商业用房10多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近10万平方米,3条高等级公路横贯其中。有常住人口1万余人,暂住人口1万余人,流动人口2000多人,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共管理任务与城市一样繁重。为此,永联村突破“小村庄管大社会”的模式,按社会管理和城乡统筹的要求,积极向市政府争取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均等化,先后引入了银行、电信、邮政、工商、警务、城管、交管等七站八所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开通了“1890”(谐音一拨就灵)服务热线,把亏欠农村多年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补足用好,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三是完善福利保障机制。永联村依托较强的集体经济实力,先后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建立了养老敬老、扶贫帮困、奖学助学、医疗保障等9项福利保障制度。近两年,仅福利保障分配一项,村集体就拿出6000多万元,村民人均6000元。

    四是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依靠村民自治解决各种内部矛盾,既有严肃的法律支持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又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和相互监督。永联村坚持公开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公推直选村党委班子成员;成立村民自治委员会,使村务管理基本实现了民主、法治、规范、科学的要求。

    2011年4月19日下午,“张家港市南丰镇永合社区”的牌子在永联隆重挂出,这标志永联就此正式迈入城乡一体化管理,村、企、居联合又分治开始,即集体经济合作社遵循共建共享原则,企业遵循现代企业制度,居委会按照公共管理延伸服务,这三驾马车在永联经济与生活中,分工不同,目标一致,形成永联特色的管理模式。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13/16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