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招工难”本因是追逐“人口红利”


  今年山东的用工缺口约25—30万人。李伯平认为,“目前的劳动力供给正在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短缺,当‘人口红利’消化后,工资待遇、务工成本、产业提升等如果不能有效改善,更加严峻的用工短缺将会真正到来。”

  农民工“融城”公共服务需跟上

  “新生代农民工视野更开阔,自主意识比父辈强,思想更为活跃,有更多的精神需求。”山东省城建集团董事长刘俊福认为,“正因如此,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就会有心理落差,才会出现‘招工难’。”

  王乃静认为,破解“招工难”仅靠企业不行,因为企业吸引农民工的筹码,无非是提高薪酬。工资提少了,不足以改善农民工处境;工资提多了,企业承受不住。其治本之策,是让农民工更多地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红利,让农民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让农民工结束“城乡两栖”生存状态。

  很多人认为,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内心愿望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到城市寻找未来,定居城市,融入城市。

  在济南市天桥区务工的李虎说:“我参加了许多培训班,想趁年轻多学些知识和技术,在城市扎根,让孩子在城里长大,接受好一些的教育,但是落不下户口,孩子上学是个麻烦。”

  刘俊福表示:“不少新生代农民工碰到了类似情况。他们考虑的不只是薪酬,还有在城市安居。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正常纳税交保险,为城市作了贡献,政府在城市公共服务事业上理应考虑农民工的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中国新生代的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需要中国的城镇管理政策尽快作出调整,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相当部分人融入城镇提供必要的条件。只要农民工符合在城市有稳定就业、有住房、缴纳一定年限社保金等条件,城镇政府就应该在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给予其市民化待遇,让符合条件落户的农民工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贡森:

  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并未结束,解决民工荒,必须依靠社会整体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这种提高并不仅仅需要企业完成,同时也对政府服务于农民工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依靠中小企业压缩利润空间、提高农民工的待遇水平,或者单纯依靠农民工提高维权意识、争取更多的利益并不能解决整体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讲,着力帮助农民工实现社会权利,是解决“民工荒”的较优选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外出务工 存在的问题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