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山区相比,余杭区呈带状三面环绕杭州主城区,路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作为杭州城郊,地缘优势明显。但是土地资源匮乏,空间逼仄,千家万户的小农经营等等,各种制约因素同样不少。
余杭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祝振伟认为,受土地资源不足的制约,余杭农业要靠扩大规模来发展,肯定走不通。只能是把有限的农业资源梳理清楚,拓展农业的新功能,向管理要效益,让同样的土地产生不一样的效益。
据了解,余杭区有山有水,土特产众多,一直是国内最著名的“鱼米之乡”和富庶之地,精耕细作,品质优异,始终是当地农业的一大特点。如“塘栖的枇杷五常的鱼”、“瓶窑的竹笋径山的茶”等等,在长三角地区脍炙人口,颇具影响。
但是,由于大部分都是农民散户经营,难以形成合力,市场竞争力并不强。针对此种状况,当地政府通过打造各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农事节庆等方式来整合产业,强化了资源管理,促进了产业转型。
茶叶是余杭的传统产业,也是当地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由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没有力量打造品牌,所以,长期以来余杭茶叶在市场上影响力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当地政府决定通过强化管理,打造品牌来提升产业实力,专门牵头注册了“径山茶”证明商标,并从生产、加工、包装等方面实行统一标准。为提高“径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余杭政府年年举办“陆羽茶圣节”,还统一组织企业到全国各地进行品牌推广。余杭茶产业声名大振,价格大幅上涨,供不应求。全区5万多亩茶园,2009年实现产值达4.13亿元。经济效益仅次于西湖龙井。依托茶产业而兴起的“茶乡游”也日益火爆。余杭的茶农们过去只知道种茶、卖茶,如今,城里人到农家的茶园里采茶、喝茶,居然也可以“卖钱”了,传统的农业在此有了新的诠释。
在余杭,相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如“塘栖枇杷”、“瓶窑竹笋”、“百丈竹业”、“山沟沟农家乐”、“生态甲鱼”等等,都是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通过强化、优化资源管理,品牌引领打造,一二三产联动,逐步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当前,依靠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子正逐步收窄,靠品牌、节庆引领来实现一二三产联动,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的路子却日渐宽广。余杭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各种品牌及节庆活动,恰恰是精心谋划,精心设计,精心管理的高超之举。
余杭区统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该区2005年农业产值41.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679元;而2009年农业总产值已高达55.7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956元;5年时间,在土地资源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产值新增14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5277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22/16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