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便民“全天候” 服务“零距离”


便民“全天候” 服务“零距离”

——西藏自治区措美县破解高寒牧区农村公共服务难问题
本报记者 李鹏

  

  

  便民“全天候” 服务“零距离”

  

  当地群众在措美县“一站式”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资料图

  在“藏源山南”,喜马拉雅山北麓坐落着“湖之下游”城——措美县。平均海拔近4500米的措美县有着旖旎的雪域风光——雪山、草原、蓝天、碧湖,也有着典型的雪域高原生产生活方式——高寒牧业、居住分散,在40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内生活着不到1.5万人的农牧民。尽管人口分散、流动放牧曾使该县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处于“无处发力”的窘境,但该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员力量整合、服务方法转变等方式,逐步探索出了符合高寒牧区实际的农村公共服务路径。

  对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措美县副县长朗嘎认为,最根本的是站好群众立场、从便民角度出发;最关键是要下好基层公共服务“三步棋”:整合服务事项、整合服务力量、提升服务质量。“从以前的无处发力、办事拖沓、效率不高、服务效果不好,到如今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我们已经形成覆盖所有村(社区)的便民服务站,也探索出一些符合我们高寒牧区实际的工作方法,服务基层的能力得到提升,工作也得到群众认可。”朗嘎说。

  

  服务事项“一揽子” 群众办事一窗口

  农村的事不简单,事事涉及民生民意,事事关乎执政基础。如何让群众少跑路、跑一次,甚至不跑路就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措美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次仁罗布说:“宁可干部多累点,也要服务群众多一点。我们从服务事项多样化、涉及部门众多的问题着手,尽可能把服务事项整合在一起办公,减少办事流程和办事距离,进一道门基本解决所有常规性基层服务事项。”

  措美县在整合服务办理事项上优先从农牧民群众诉求和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次数较多的事项入手,以乡镇为基点集中办公,整合设立计生、民政、劳动保障、新农合、信访、农业、农机、畜牧、公安户籍等服务窗口,由基层干部担任办事员,采取“全天候”工作模式和“流水线”工作方式,大大缩短办事时间和流程,方便农牧民群众。

  通过服务事项整合,基层公共服务在这块偏远的土地上发生质的变化,正由专项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变,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就业培训等涉及农牧民基础民生方面均有显著效果。数据显示:措美县围绕农牧民技能提升创新上门服务式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0人,实现季节性转移就业749人。带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41人,实现增收196.1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中小学生入学率100%,农牧区学前受教育率提高到98%以上。

  

  服务下探“最基层” 群众办事不出村

  为使服务重心下移,真正深入到基层,该县搭建起多级联动体系。全县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4所、便民服务站16个,从县级一直到村(社区)形成完善的垂直管理体系。这种以乡镇、村(社区)、村小组为基点的基层“三级服务”体系的搭建,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做到“无缝隙”“全覆盖”:在乡镇设“一站式”服务中心,由乡镇主要领导负责运行,根据服务事项指定办事员;在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基本上由村主任担任本村便民联络员;在各村小组由组长或党代表担任信息员,从而确保最基层群众需办、急办事项等信息诉求能够通过信息员、联络员、办事员及时有效传递和处理,不出村、不出组、不分时,解难事、办实事。

  无缝隙、全覆盖的工作模式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和提升。卓德村党支部书记央金卓嘎担任联络员已经有2年了,这2年来她学会了养老医疗保险、农机、户籍等很多事项办事流程,也参加了好几期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在她看来事情确实比以前多了不少,但能及时得到解决的事情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村民们也更好管理了,“原来为村里的事情跑镇里、跑县里,来回跑断腿也不一定找对部门,现在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直接打电话给镇里办事员,很快就有回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草原 数据 技能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