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坚守三十三载耕耘幼教天地


乡村女教师王秀玲:

坚守三十三载耕耘幼教天地

见习记者 刘杰

  

  

  坚守三十三载耕耘幼教天地

  

  王秀玲(右一)给孩子们上手工课。 资料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河南省桐柏县新集乡小天才幼儿园园长王秀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整理课件和资料,熟练地打开手机直播,奔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的特殊战场:幼儿空中课堂。

  “折纸小实验真有意思。”“我今天自己刷碗了。”……手机屏幕上,孩子们的稚言稚语不断闪动。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孩子们的教育不断线,王秀玲开设了空中课堂,不仅包括绘画、音乐、古诗等课程,还安排了礼仪、安全等各种知识学习。3月底,村里开始复工复产,王秀玲立即组织老师们为留守儿童上门教学。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带着这个想法,现年57岁的王秀玲耕耘在王寨村这片热土上,坚守33年耕耘幼教天地。

  

  村里学前教育也能标准化

  2018年年底,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建设后,占地2500平方米的“新集乡小天才幼儿园”终于落成。随着硬件的更新,学生们课堂内外的体验也变得丰富多彩。课上,孩子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一体机学到新鲜有趣的知识;课下,孩子们可以报名参加口才班、篮球班以及森林运动会、国防启蒙教育等各式各样的活动。

  1987年,村里开办学前班,作为王寨村为数不多拥有高中学历的年轻人,王秀玲成为村里唯一一位学前班教师。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村里的变电房,一头是变压器,一头是孩子们的教室;村里建房剩下的水泥石板,是孩子们的课桌;她一张口,就是孩子们的教材。多年来,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从土坯房搬进瓦房,又从瓦房搬到平房,再从平房搬到楼房;从水泥石板的课桌,换成木质的教学桌椅,再到如今的标准化儿童塑料课桌。她带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从乡里乡亲口中入学前的“学前班”走到划分大中小班的“幼儿园”。

  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都是客观存在。由于薪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乡村教育领域很难留下优秀人才,这也是王秀玲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为加强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她时常组织幼儿园老师到本县、邻县及市里的优秀园所学习、培训,鼓励她们考证考级,注重提升幼师队伍素质能力。不光是走出去,她还邀请县里的七色花幼儿园园长到村到园指导、培训教师队伍,为的是给村里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

  如今,王寨村所在的新集乡共有5所幼儿园,其中4所在镇里,唯有王秀玲创办的这一所,多年坚守村庄一线教书育苗。镇里居民在当地有工作有生计,而村里大量村民只能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格外需要有质量的照看。王秀玲说:“希望俺们的付出,能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让村里孩子接受更好教育,农村的孩子不能总是输在起跑线上。”

  

  看不到孩子心里就不踏实

  有句话,王秀玲经常挂在嘴边,“看不到孩子心里就不踏实。”33年的执教生涯中,她养成趴在课桌上睡午觉的习惯,“这样孩子们有什么情况,我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2005年,王秀玲在务农时意外从车上跌落,导致右手手臂骨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再加上自身过敏体质,王秀玲前前后后做了3次大手术和多次小手术。但每次一出院,王秀玲都回到教室跟孩子们待在一起。

  当年的学生家长、黄海军妈妈回忆道:“那时候,我去接送孩子,总能看见她右手打着石膏,脖子上挎着绷带,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字、讲课,坐课桌前批作业。我当时就跟孩子说,你看,你们要是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你们老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班 森林 育苗 石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