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从公共卫生事件到粮食安全


  4.贸易安全。传统农业不会出现所谓贸易安全问题。然而现阶段中国已是全球农产品最大的进口国,201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301亿美元,其中进口1510亿美元、出口791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大国,最近几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3个大的特点:一是进口农产品数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二是随着中国GDP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对高端农产品需求旺盛,原来具有相对出口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现在由于自身需求增长,出口量减少。比如水产品在前几年一直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创汇产品,顺差常年超过100亿美元,但2019年贸易顺差减少到20多亿美元。水果前几年进出口呈顺差状态,2018年开始出现逆差。三是蔬菜、茶叶等成为有出口竞争力的农产品。一方面进出口农产品满足了中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元化,特别是高端化需求,另一方面进口农产品对外依存度提升,增加了贸易安全的不确定性。此次疫情对全球农业一体化格局是一记打击,从出口来看,中国有优势的蔬菜、茶叶、养殖型水产品,由于贸易渠道受阻,出口会受影响,出口贸易主体经营困难;从进口来看,粮食、油料以及其他大宗农产品出口国的出口限制和关税提升,导致进口预期不稳。因此,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确定性成为大概率事件。

  农产品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直是实现中国农产品充分供给的保障条件,也是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相对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的挑战和压力一直不减。疫情蔓延极大地增加了进口农产品风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面临新的挑战。

  概而述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尽管初期产生于需求端,进而延伸到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但中后期对供应端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健康运行,需要有妥善的应对之策,这是必须有所考量的。

  

  三、确定应对疫情影响的基本思路

  中央反复强调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的持续推进,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运行对实现预期目标要求意义重大,对此,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健康运行要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短期之策和长期思路。

  1.对形势发展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在不长的时间内,从公共卫生事件到波及全球政治、经济、社会、贸易,发展之快、影响之大,超越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而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从农产品流通领域影响到生产领域,从畜禽水产业影响到种植业产业,从农业影响到农民农村,从就业影响到收入,从生产影响到贸易。在这样变化不定的形势下,既要保持足够的定力,更要及时考虑对预期实现的短期目标做适度调整,加大弹性空间,并留有与长期目标相衔接的茬口,以五年、十年为硬目标,务必完成,以一年、两年为软约束,可适度调整,完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关重要指标的设定和实施。如何在“四化”同步要求下,补齐现代农业短板,如何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方针、路径、目标、任务既要坚守,更要善于灵活处理阶段性变化要求。

  2.要有应对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忧患意识。经济下行对农业农村的影响是全面的。一是考虑对农业的影响。既要坚持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总量安全的要求,也要有应对高端化、品牌化农产品需求减弱的预案,进一步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二是考虑对农民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国家近期出台和准备出台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政策,既要考虑保增长,更要考虑保民生,要面子、更要里子,要好看、更要好吃。特别是脱贫攻坚的目标丝毫不能放松,对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张保持高度警惕。三是考虑对农村的影响。充分考虑城乡、工农、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要放在农村,重点项目要放在农业,重点群体要放在农民,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农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民生问题。在防控疫情过程中,缩小城乡二元差别,填补城乡二元结构鸿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收入 小麦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