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阳光洒满桑干河谷


阳光洒满桑干河谷 ——河北省阳原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见闻 本报记者 余向东 邓保群

  冬日午后,阳光洒满桑干河谷地。河北省阳原县南良庄晶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晒谷场上,晾晒过的小米金灿灿铺成一片。蓝天白云映衬下,周围的乡村景色,显得如此温暖。

  阳原县1849平方公里土地,干旱少雨,地瘠民贫。桑干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南北被恒山与阴山余脉所夹持,全域仅有16%的河滩地适宜稼穑农耕。古老土地上世代躬耕的农人,久困于穷。200多万年前发源于此的泥河湾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的东方人类遗址,静卧于荒山老岭间供游人追思探寻。

  历史走到今天,28万阳原人的小康路,开始在眼前铺展。截至2019年10月31日,阳原县退出贫困人口27592户48557人,18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20.18%降至0.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万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步步扎实。

  阳原县委书记孙海东说:“能够摆脱贫困,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取决于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汇聚起方方面面扶贫力量,以超常规的举措向贫困宣战。近3年来,产业井喷式增长,基础设施历史性跨越,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极大提升,各级干部作风大改观。”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阳原县委、县政府直面挑战,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新支撑,推进新跨越,干部沉下去群众动起来,聚合社会各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奋力啃下硬骨头。

  

  拧开自来水龙头,告别千年苦咸水

  “两山夹一川”的地理环境,恰恰像抽水机一样,裹挟着大量土壤有机质顺流而去。阳原县不少地区农村饮水条件很差,西部村镇饮用水氟超标达70%以上,祖祖辈辈被氟斑牙、氟骨症等疾病困扰,“告别苦咸水,喝上放心水”是农民群众长久以来的渴望。

  “水是曲长城村的命。”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驻阳原县曲长城村第一书记严春晓说,前几年村里的老百姓想要吃水,都要到邻村去拉。3000多口人的大村子,要去几公里外的邻村拉水、引水,水质还往往不理想,“烧完锅底一层白”。庄稼浇不上水,老百姓收入也上不去。

  严春晓急村民所急,铁了心要“掘地千尺找水源”,他请来河北省水文地质队的专家多处勘察,终于在村南山脚下找到水源位置。而且出苦咸水的原因也找到了——过去打井要么太深要么太浅,触动了坏水层,深井要打到300米处刚刚好。

  南山脚下的地质复杂,塌陷严重,不仅要更换凿井设备,而且进度非常缓慢。寒冬下,施工队的工人嫌工作太苦跑了大半,“签了协议”的施工队老板在苦苦坚持。严春晓带人每天两次上山送饭,好生招待,协助组织人力施工。历时半年多,终于出水,清凛凛的好水。曲长城的老百姓高兴得“像小孩儿过年似的”。

  东井集镇一度是阳原县水质最差的地方,水质含氟量高达1.4%,远超国家标准。2018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工委和西堰头村建立了中西部帮扶关系,由建外街道筹资69万元,在村里建设了一个标准化水站,同时联系北京北工雄峰机床工具有限公司援助了价值100万元的净水设备,“爱心水站”速战速成。

  “经多次测试,净水设备系统总脱盐率超98%,净化过的水晶莹清澈、甜美甘醇,水质完全达到设计标准。”北京市朝阳区帮扶干部,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水伟介绍。此外,村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设有30多个送水员公益岗位,每月补贴300元,免费为村里的孤寡老人、缺乏劳动力的家庭送水。

  “有点矿泉水的味道。”在爱心水站门口,村民王万林笑着对记者说,“以前年轻人回村里除了买礼物,也会顺带买些纯净水回来,因为村里的水实在难喝,现在他们把村里的水带回城里吃。”

  做好水文章,阳原下了真功夫。县委、县政府按照“新建一批、维修改造一批、管护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逐村解决。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49亿元,实施了98个贫困村和31个非贫困村的安全饮水工程,94个村更换水源地,新打机井23眼,更新管道78.48万米,实施自来水入户31个村,巩固提升健康水站25个,确保了14.95万人饮水安全。困扰阳原农村群众千百年来的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小米 核心 蔬菜大棚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