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束缚攻坚“壁垒” ——甘肃秦州探索高寒贫困山区蔬菜产业脱贫路
本报记者吴晓燕鲁明
“一斤蒜薹,一斤莲藕,四斤大白菜,一斤西红柿……”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七里墩,在窗帘店里忙着生意的甄女士趁着空闲拿起手机,从“秦州蔬菜网上商城”里,快速选了几样菜。尽管七里墩也有不少蔬菜摊子,但甄女士更看重这些蔬菜“来自秦州偏远高寒山区的大棚,送到家时十分新鲜”。
偏远高寒山区、新鲜有机蔬菜、网上选购,对于许多天水市民来说,或许这只是他们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一次“局部的、细节的改变”。但是,对于终日在山区生活、耕耘的农民而言,这不啻于一次发展路上“脑洞大开”的全新突破。
秦州区是甘肃省17个扶贫“插花型”县区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特别是杨家寺等西南片区的10个重点贫困乡镇。这些乡镇不仅地域偏远,而且大多属于高寒冷凉山区,产业发展滞后。如何让这些地方突破“二牛抬杠式”的传统农业,培育出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产业?
两年前,这是摆在秦州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
一个核心区、两个次核心区、八大产业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6.4万亩,总产值达到10.8亿元……短短两年时间,面对高寒贫困山区脱贫难题的求解,秦州交出一份骄人的答卷。
在条件差、瓶颈多的高寒贫困山区,秦州区如何探索出了“发展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土地集约化、高效组织化、销售市场化、发展现代化”的蔬菜产业“七化发展之路”?这个问题,引起了日前在秦州参加甘肃省蔬菜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的代表们的浓厚兴趣。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秦州区在偏远贫困山区打造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成功路子。
破“壁垒”、探新路
——高寒贫困山区
蹚出蔬菜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秦州区地处西北梁峁沟壑区,是贫困山地农业大区。“以前,秦州西南偏远山区的农户以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农业产业滞后、效益低下,群众增收比较困难。”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区委书记雷鸣说,“过去,我们认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适宜区仅限于城郊川道地区。随着精准扶贫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我们开始跳出思想观念的束缚,大胆尝试,探索破解在立地条件差的偏远贫困山区发展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的难题。”
彼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水藉河川道区原有设施蔬菜种植基地锐减,秦州区决心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果断提出实施“西菜南移”战略,建设以杨家寺镇为核心区,秦岭镇、牡丹镇为次核心区的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是秦州贫困山区发展蔬菜产业的第一道“拦路虎”。为破解基础建设难题,秦州区积极争取将西南部最为偏远的杨家寺、秦岭、牡丹、华岐等乡镇的交通道路纳入国道316支线的改造升级范围,打通了交通的大关节。
“产业要发展,靠以往零散种植、单打独斗的小农户发展模式肯定不行,只有让农户抱团,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才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稳定增收。”雷鸣说,为促成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秦州区紧紧牵住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的政策支持,坚持政府培育引导,项目资金撬动,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合作社参与,带动民间资本注入,全力破解资金制约等难题。
为了加强蔬菜产业发展的保障,秦州区组建了区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党建+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同时,秦州区还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模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秦州区农业局局长李逢春告诉记者,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区28.8%的土地实现了流转,示范园区总投资达到了2.6亿元,其中省级项目资金700万元,市级财政项目扶持资金1690万元,区级配套4860万元;撬动了1.87亿元的民间资本注入,占到总投资的72%。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29/34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