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洋肥料”井喷背后藏蹊跷


  本报讯 北京一家农资公司老总近期向《农资导报》料称,他在走访南方一些农资市场后发现,这些市场上的洋品牌化肥比往年突然多出了两三成。这两年,本报也多次接到农民读者提供的“洋肥料”明显多起来了的信息。为此,本报近日采访了多位圈内人士,他们表示,近期国内市场“洋肥料”井喷的背后藏着的诸多蹊跷。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国内市场流通的国外复合肥必须通过4家公司代理进口,中农集团、中国化工建设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华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而“洋肥料”造假手段之一是捏造与上述公司的合作关系。

  前述老总报料称,他在广东茂名市曹江、石板、石鼓、长坡等乡镇发现两款标称是荷兰的复合肥,袋皮上注明由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进口,上海某公司经销。本报4月21日致电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对方明确答复,该上海公司与我们没有合作。

  针对造假者虚构与进口代理公司的业务合作,一位圈内人表示,国内进口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装,一种是散货。后者需要在国内灌包,而且在流通过程中还可能因层层分销而被多次替换包装,这就给部分不法经销商在产品和包装上做手脚以可乘之机。

  另有圈内人介绍,较之捏造合作,近些年还出现了更隐秘的手段。因为在国内市场销售进口肥需有进口合同号、相关进口单据等,一些人便通过进口代理公司少量进口国外化肥以骗取合法手续,再掺入国产肥料销售,进少卖多。

  在广州市南沙万顷沙镇、大岗镇、榄核镇和中山市三角镇、石岐镇等地,有一款肥料包装注明原产国是荷兰,由中农集团进口,国内某进出口公司经销。这款肥料看似没有破绽。但中农集团相关人士告诉《农资导报》,中农集团去年向这家进出口公司供应了不到百吨的进口肥,这批不多的货从青岛入关,却出现在广东市场有点不合常理。而且从时间推算,这批肥料应该已售罄。但进口商只能质疑,抓现行很难。“尽管我们坚持打击这种行为,但打假难度确实很大。”这位人士说。

  据另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些人在国外注册贸易公司,倒腾一番后,以“洋品牌”的面目出现在国内市场销售化肥,获取农民信任,牟取每吨比国产肥高出一两千元的价差。这种情况在国内兴起的特肥领域较为普遍。

  《农资导报》还了解到,假冒进口肥料最常见的手段是打擦边球仿冒大牌。俄罗斯阿康中国全资子公司北京永盛丰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阿康肥料商标和企业名称被仿冒已有二三十年历史,尽管公司坚持打击这种行为,但严格意义上,有些仿冒行为很难通过目前的法律去限制他们。“这些人不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破坏了行业道德。”这位人士说。

  针对如何辨别进口肥真伪,联合惠农农资(北京)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肥包装必须注明进口合同号、原产国、进口代理公司,一般还要注明国外生产商。他建议,购买进口肥料,选择大企业、正规渠道更可靠。

  (吴俊生 郑涵予 刘轶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