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化肥的事没那么简单


  化肥的出现是20世纪工业革命的突出成果,化肥养活了全球50%的人口。尤其是在中国,以占全球7%的土地解决了占全球22%的人的吃饭问题,没有化肥是不可想像的。在这个过程中,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70年代时最高达到了92%。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气候变化和环境的不可控,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恶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专家介绍,全球饥饿人口仍呈现上升态势,2017年全球8.12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粮食安全仍是徘徊在地球上空的魅影。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加上化肥的过量及不合理施用,化肥的作用饱受质疑和误解,社会上一些人对化肥充满偏见。为此,来自FAO、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瓦赫宁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保罗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高度肯定了肥料的价值,对化肥的作用和社会角色进行了系统准确的概括。

  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会长周竹叶表示,化肥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负责任的历史贡献。长远看,化肥仍将是保障农业生产需求的主要手段,其作用不可取代。FAO的锌巴扎(Zineb Bazza)表示,为了应对全球饥饿危机和环境不确定性,国际社会将通过《肥料可持续使用和管理国际行为规范》引导和加大化肥的生产和合理使用。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表示,化肥本身无害,危害来自于不合理使。化肥除了增产外,还具有美化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丰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以及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

  因此,各位专家明确表示,化肥和化肥产业必不可少,还需要大力发展。但他们也同时指出,化肥产业如何发展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减量化高效化智能化应是方向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化肥产业确实存在养分使用过量、工业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农化服务不到位、伴生资源没有吃干榨尽、安全环保存在缺失等等问题。因此,中国、以色列、荷兰、美国、日本、英国等各国顶尖植物营养和肥料专家、龙头生产企业高管通过从生产端和应用端分享交流肥料绿色生产、管理、流通、资源循环利用的经验做法,提出并减量化、高效化、智能化应是化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农业生产已转向节本增效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肥料未来的主要工作将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资源开发强度,减少各环节投入品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推进化肥产业向减量化、高效化、智能化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基于此,国际龙头企业雅冉、巴斯夫、OCP、欧化、青海盐湖、史丹利等分享了他们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创新升级、经营销售、农化推广及企业战略等方面的思考和做法;美盛、五环工程、贵州磷化等分享了企业生产过程SHE管理、湿法磷酸工艺提升、伴生资源氟的回收利用等的经验,引领湿法磷酸工艺朝着磷收率高,磷酸浓度高,品质好,进一步降低磷石膏中磷含量及杂质、伴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绿色生产方向发展。

  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表示,可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等智能化高科技手段,为化肥行业可持续发展、新旧动动能转换、效率提升增加助力。

  磷石膏可不是废弃物

  作为湿法磷酸的工业副产品,当前全球磷石膏年产生量已超过3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25%,磷石膏的无害化堆存和高值化应用已成立为制约全球磷化工和磷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共性难题。

  阿勒夫集团(Aleff Group)主席朱利安·希尔顿博士(Julian Hilton)指出,磷石膏不应该当作工业废弃物,应作为磷酸生产的共同产品来对待。他表示,国际上的政策趋势是使用并最终综合利用磷石膏,将其作为副产品、二次资源和可重复利用材料开发利用。比利时普拉永(PRAYON)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磷酸品质、提升磷石膏质量的先进工艺。

  中国建材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秘书长杨再银表示,近年来,由于空前严格的生态环保法规和监管力度,中国在磷石膏净化处理、标准体系建设和创新开发应用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导地位,中国磷石膏利用量和利用率稳步提升,发展出了水泥缓凝剂、石膏板、石膏建材、筑路充填等多种利用途径。2018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到39.7%,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石膏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