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初显成效


  本报讯 8月28日,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开放课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振虎,副总经理徐东奎,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浩,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领导、教授30余人参加会议。

  据悉,平台是由六国化工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于2018年11月共同组建,旨在解决区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磷矿采选与磷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导致总磷成为长江首要超标污染因子的难题,最终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目标。

  本次会议已是第三场开放课题研讨会,共有11个课题报告,分别从稻虾种养专用肥、东北玉米水稻增效专用肥、东北区域粮食作物增效专用肥、磷酸二铵肥料评价体系建设、柑橘专用肥、茶树专用肥、磷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等进行了汇报和研讨。

  缪振虎表示,未来,平台要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第一,磷资源创新。目前,国内中低品位磷资源占比高、利用率低,如何提高中低品位磷资源的利用率,如何解决有机磷、无机磷回收等,都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难题。第二,高效利用创新。不仅在产品设计上,还要在工艺改进方面开设研究课题,邀请全国的专家共同探讨。第三,服务创新。目前农资行业服务效率太低,也不专业。在这方面要与科技小院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产学研优四方面贯穿。六国化工目前已建有8个科技小院,建立扎根农村的服务终端,开展区域性农业应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切实帮助农户解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瓶颈。第四,可持续发展创新。环保、磷污染等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大问题,要在这上面多想想办法,需要大家一起来开展研发。

  张福锁认为,平台应着眼于肥料产业环保要求寻找创新模式。他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团队要有总体设计,要想清楚平台能够做什么,还需要做什么,以期尽快取得进展;第二,要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第三,一定要扎下去,用好学校资源,在一线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让工作做得更扎实。 (王梅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玉米 人参 粮食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