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新型肥料产业:四大家族强势崛起


大会现场

中国化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刘双鑫为“好肥料”获奖企业颁奖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为“金草帽”农技专家获奖代表颁奖

农资媒体·企业战略联盟启航仪式

近年来,肥料行业困局重重: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利润率下滑,产品高度同质化使市场竞争力不足。传统肥料产业似乎走入发展瓶颈,随之引发了行业内大洗牌、大变革:化肥供给侧改革步伐加快,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初见成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布局增速,以及大力倡导绿色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不管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实际反馈,似乎都在向世人宣告,以量取胜的大化肥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赢得未来市场的青睐,新型肥料产业成为下一个风口已成为共识。

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有三个节点。首先是2012年之前,特点是增长迅猛但大型企业占比不足。据统计,新型肥料2012年总产值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27.0%;销售额605亿元,同比增长25.0%。但新型肥料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占比95%,大型肥料企业比重不足5%。到了2012~2015年,工信部对中国新型肥料进行调研,政府部门开始对这个新兴产业有了浓厚兴趣。而在2015年,新型肥料产量达到了3700万~4100万吨,应用面积达10亿亩左右,增产粮食约260亿公斤/年。最后一个节点就是2016年至今。国家对部分肥料产品的国标进行讨论和修改,给新型肥料的发展拓宽了空间。随后新型肥料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相关标准推进工作也在进行。

有政策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市场可耕。新型肥料四大家族产业轮廓逐步清晰。预测分析显示:到2020年,新型肥料在市场中所占比重有望升至15%以上,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蛋糕,究竟如何分?主战场在哪?对此,《农资导报》作为行业主流媒体,在1月15日召开的《农资导报》理事会第十三次全国工作会议上,首次郑重提出新型肥料未来发展的主战场。

缓控释肥:分享政策红利

有人做过这样的预估:未来,缓控释肥仍将保持10%~15%的复合增长率。而这样的言论,已经是在缓控释肥产业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十年之后。这意味着,在政策、行业和农业三大层面需求的推动下,缓控释肥仍将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其实,早在《农资导报》创刊初期,缓控释肥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农资导报》已经凭借行业媒体的敏锐视角,发现了这一产业的增长潜力,在行业内最早发表了一批文章。2010年,《农资导报》主办了两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推广缓控释肥大会———缓控释肥发展与推广座谈会和中国缓控释肥料高层论坛,反响热烈。两次论坛之后,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的部署,《农资导报》积极推动了两项工作,撰写中国缓控释肥发展与展望报告和缓控释肥产业发展内参,向上级部门反映行业心声和建议,再次引发业内对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关注。5年来,正是由于专业媒体的前瞻性和传播效应,在助推缓控释肥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助推了一批企业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其中,金正大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肥料企业,缓控释肥产能和销量世界第一。

未来,以种肥同播为标志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成为主流,这也是缓控释肥推广的引擎。在这个庞大引擎的推动下,缓控释肥仍将处于红利期。《农资导报》也将继续发挥媒体桥梁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大联合大协作,进一步做大缓控释肥产业。

有机肥:主攻果、菜、茶

2017年2月,农业部公布了《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在年内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创建一批果菜茶知名品牌,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运营模式。该方案的发布也成为了有机肥产业崛起的标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微量元素 海藻 尿素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