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型肥料产业:四大家族强势崛起

零零社区网友  2018-01-19  互联网

大会现场

中国化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刘双鑫为“好肥料”获奖企业颁奖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为“金草帽”农技专家获奖代表颁奖

农资媒体·企业战略联盟启航仪式

近年来,肥料行业困局重重: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利润率下滑,产品高度同质化使市场竞争力不足。传统肥料产业似乎走入发展瓶颈,随之引发了行业内大洗牌、大变革:化肥供给侧改革步伐加快,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初见成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布局增速,以及大力倡导绿色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不管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实际反馈,似乎都在向世人宣告,以量取胜的大化肥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赢得未来市场的青睐,新型肥料产业成为下一个风口已成为共识。

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有三个节点。首先是2012年之前,特点是增长迅猛但大型企业占比不足。据统计,新型肥料2012年总产值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27.0%;销售额605亿元,同比增长25.0%。但新型肥料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占比95%,大型肥料企业比重不足5%。到了2012~2015年,工信部对中国新型肥料进行调研,政府部门开始对这个新兴产业有了浓厚兴趣。而在2015年,新型肥料产量达到了3700万~4100万吨,应用面积达10亿亩左右,增产粮食约260亿公斤/年。最后一个节点就是2016年至今。国家对部分肥料产品的国标进行讨论和修改,给新型肥料的发展拓宽了空间。随后新型肥料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相关标准推进工作也在进行。

有政策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市场可耕。新型肥料四大家族产业轮廓逐步清晰。预测分析显示:到2020年,新型肥料在市场中所占比重有望升至15%以上,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蛋糕,究竟如何分?主战场在哪?对此,《农资导报》作为行业主流媒体,在1月15日召开的《农资导报》理事会第十三次全国工作会议上,首次郑重提出新型肥料未来发展的主战场。

缓控释肥:分享政策红利

有人做过这样的预估:未来,缓控释肥仍将保持10%~15%的复合增长率。而这样的言论,已经是在缓控释肥产业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十年之后。这意味着,在政策、行业和农业三大层面需求的推动下,缓控释肥仍将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其实,早在《农资导报》创刊初期,缓控释肥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农资导报》已经凭借行业媒体的敏锐视角,发现了这一产业的增长潜力,在行业内最早发表了一批文章。2010年,《农资导报》主办了两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推广缓控释肥大会———缓控释肥发展与推广座谈会和中国缓控释肥料高层论坛,反响热烈。两次论坛之后,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的部署,《农资导报》积极推动了两项工作,撰写中国缓控释肥发展与展望报告和缓控释肥产业发展内参,向上级部门反映行业心声和建议,再次引发业内对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关注。5年来,正是由于专业媒体的前瞻性和传播效应,在助推缓控释肥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助推了一批企业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其中,金正大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肥料企业,缓控释肥产能和销量世界第一。

未来,以种肥同播为标志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成为主流,这也是缓控释肥推广的引擎。在这个庞大引擎的推动下,缓控释肥仍将处于红利期。《农资导报》也将继续发挥媒体桥梁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大联合大协作,进一步做大缓控释肥产业。

有机肥:主攻果、菜、茶

2017年2月,农业部公布了《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在年内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创建一批果菜茶知名品牌,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运营模式。该方案的发布也成为了有机肥产业崛起的标志。

同年,《农资导报》就携手根力多、中创亿丰等企业联合开展了中国有机肥产业调查大型活动,组建精干团队,宏观调研了中国有机肥料产业的产能现状、原料供应情况、技术现状、产业困境、产业发展思路等。在有机肥产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他们的发展思路、技术创新、产能升级、市场推广、品牌创建及试验示范典型成效等相关情况。2018年,此项调查将继续展开,并计划在中国有机肥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和卓越人物,同时发布《中国有机肥产业调研报告》,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树立一批标杆企业,提高行业影响力。

2018年农业部将继续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试点范围,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有机肥、菌肥等新型肥种及生物刺激剂等相关产品迅将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

增值肥料:企业动力强劲

当前,去产能、去库存、增新品与提高肥料附加值,已成为传统化肥企业走出困境的首选。其中,通过发展新型高效肥料减肥增效是实现绿色增产的战略途径。

进入2018年,增值肥料在中国已经推广10年。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下称联盟)自2012年成立已逾5年,成员单位有60家,其中43家为大型尿素、磷铵和复合肥企业成员,产能达到1200万吨。

增值肥料是指肥料生产过程中加入海藻酸类、腐植酸类和氨基酸类等天然活性

物质所生产的肥料改性增效产品。增值肥料新技术、新产品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有多项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尤其是《含腐植酸尿素》《含海藻酸尿素》《海藻酸类肥料》已于2017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意味着肥料增值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更标志着增值肥料已形成新产业。

据联盟首席科学家赵秉强透露,化肥增值技术已成为推动中国化肥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末,各类增值肥料产能有望达到2000万吨,以传统大型肥料企业为主力阵容的增值肥料方阵已初现规模。

面对利好政策、技术支撑、产品优势和国家规划目标,《农资导报》与联盟发起“十年增值路迈入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中国增值肥料农民使用效果大型巡展活动。

该活动将通过记者一线采访,用持续扎实的调研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现增值肥料效果,完善和创新增值肥料生产技术,搭建技术和产品对接平台,树立增值肥料企业标杆,挖掘增值肥料推广模范,推动行业高速发展。

中微肥:产品显示锋芒

作物的健康生长,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锌、硼、镁、铁、硒等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在传统大化肥步入同质化竞争瓶颈的当下,中微量元素肥料强势产品有望显露锋芒,这意味着肥料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2016年9月24日,《农资导报》与知名中微量元素研究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等75家涉农机构发起成立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致力于凝聚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权威媒体的合力,成为中微肥产业和化肥行业的助推器和发声筒。

2017年,《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修订上报稿完成,针对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标识问题,由之前的不允许标明修订为可以标明。《粒状中微量元素肥料》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或迎来修订。

2017年,中微肥创新联盟发起编写《2016年中国中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产学研报告》,设立中微肥创新联盟青年学者奖学金,召开第二届作物中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施用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微肥创新联盟2017年会,联合德国钾盐集团面对全行业举办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肥知识竞赛,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

两年来,200余家企业积极参与中微肥创新联盟组织的活动,认可了帮助中微肥前沿科技找到产业化入口的目标。《农资导报》作为中微肥创新联盟的秘书长单位,2018年将在升级中微肥创新联盟会议、创新中微肥推广形式、延展中微肥全媒体平台互动和筹办第二届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肥知识大奖赛4个方向上推动中微肥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衔接产学研用资媒等跨行业多层面战略合作、互联互通、协作创新。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8-01-19/33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