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创新发展又大又强


采访人:吴俊生

如何判断当下的磷复肥产业形势?对此问题,今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有这样一句表述:化肥行业已经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可以佐证这句话的是,2015年,这“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来自磷复肥产业内外变革的力量是从未有过的强烈。化肥市场化改革不再是落不下的靴子,扶持政策一个个退出;竞争白热化,实力企业攻城掠地,产能过剩下的淘汰赛更加激烈;种田大户崛起、农资电商杀出江湖,渠道混战来势汹汹……

下一个五年,可以确定的是,磷复肥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适者生存,执牛耳者,要么挟资源、规模优势;要么挟营销、服务优势;要么挟品牌、产品优势。全行业将不可阻挡地向集中化和由大到强的方向迈进。

规模扩张基本结束

最近三十年是磷复肥产业快速壮大的时期,从自给不足到出口大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磷肥生产国和消费国。2014年全国磷肥生产量1709万吨(折纯),实现净出口375万吨(折纯),自给率128%。

当前,磷复肥曾经的高速扩张阶段已经结束,这与中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相适应。一方面,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宏观经济增速将适度下降,加之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压力使得经济难以维持高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过剩产能的持续存在,大举扩张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可取。

在磷复肥产业扩张减速的另一面,对化肥行业的政策断奶也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之中,化肥行业将迎来更充分的市场竞争,这同样是磷复肥产业在“十三五”要面临的新常态之一。今年9月1日,磷复肥增值税恢复征收,企业运营成本明显增加。不仅是增值税,针对磷复肥的各项优惠政策未来都在陆续取消当中。2015年已经明确取消了化肥、磷矿石的优惠运价和化肥生产的优惠电价,从长远看,磷复肥生产成本上升将是中长期趋势。

综合起来,在未来一段时间,磷复肥产业面临以下多重复杂的内外形势:一是化解过剩产能难度依然较大;二是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市场化进程加快;三是肥料需求增速放缓、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四是用肥结构发生变化、复合化趋势明显,新型肥料在发展较快的同时,引导其规范运行已经迫在眉睫;五是资源、环保、安全对行业企业约束力越来越强,资源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瘦身强体成头号任务

化解产能过剩是“十三五”头号任务。工信部《意见》将此作为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首个目标,这份文件指出,2014年磷肥产能2350万吨(折100%P2O5,下同),到2020年,磷肥产能要控制在240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9%。

根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的统计,尽管2014年磷肥行业产能利用率好于2013年,但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也仅在74.8%,201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75.2%。生产装置开工率低下,长期偏离经济运行负荷,导致能耗和成本上升,使得磷肥行业盈利水平难以走出困境。据统计,2014年磷肥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2.0%。2015年盈利水平有所改善,加上复混肥,全行业上半年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磷肥行业为2.0%,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磷复肥产业去产能化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工信部《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磷肥产能要实现零增长,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但由于缺乏“刚性”的处理手段和“柔性”的善后处置政策,企业退出缓慢;伴随着磷矿资源的深度勘探开发,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热度依然不减,重复建设的势头在磷资源集中地区仍屡增不减。

化解过剩产能,终究要靠疏堵结合。

《意见》指出,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原则上不再新建或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装置;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严把环保关、能耗关;三是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上下游一体的产业体系及横向跨行业的肥化企业联合。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化肥资源短缺的国家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转移输出部分优势产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磷肥 施肥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