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洋
未来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湖北团的张德华代表表示,要破解这个难题,一定要培育出专注农业、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的职业农民群体。他认为,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职业农民尚属稀有。职业农民的缺乏,已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没有职业农民,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次聚焦“三农”问题。文件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张德华代表认为,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传统化、农村框架化、农民老龄化。大部分年富力强有文化的农村劳动人员流入城市,职业农民极度匮乏,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
大量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农村年轻人、中年人中“轻农、去农、离农”意识相当普遍。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职农林类招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招生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轻人即便就读农科类专业,毕业后也争相跳离“农门”。“谁来种地?”
对于如何培育一支稳定的、经验丰富的、敢闯敢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张德华代表直言第一应及时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也要随之及时调整,变关门办教为联合办教,变围绕就业办教为围绕农业办教。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这才是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二、努力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的就业引导。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涉及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并对在“三农”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地方各级政府在生活、工作环境上给予更多的关照,新闻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上给予宣传关注。努力为这些涉及农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让他们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第三、精心编织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网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农业专业的毕业生深入农村施展才华;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当地政府,依托当地教育资源,通过各种途径,精心编织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网络,努力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农村经济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必须加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齐抓共管。只有这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配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5-03-17/33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