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渠道、品种各生变化供需格局随势而动


□本报记者高妍

2014年上半年的国内钾肥市场犹如滑过一段波峰并不算明显的抛物线。一季度在氮肥和磷肥均暗淡无光时,受海运和边贸进口钾肥到货速度和数量双重下降的影响,结转库存均较低的各类渠道竞相抢货,部分品种的供应短缺推高了钾肥整体报价,市场一度呈现一货难求的火爆场面,价格也一路涨至峰值。

到了二季度传统淡季,随着到货量的增加,供过于求的局面又成为主导,价格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波谷。而在这每年都看似相同的市场淡旺季交替之下,2014年中国钾肥市场的供应格局,其实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海运:“土豪红利”风光不再

曾几何时,海运进口钾肥因为能够垄断价格,而在市场上享受着绝对的“土豪”地位。联合谈判机制存在一定的供需不对等,钾肥经营者利润较好。而今,虽然谈判机制和供应格局仍然未有改变,但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已经无法阻止价格节节下滑。

2013年钾肥市场行情惨淡,港口大贸易商对此记忆犹新。当时大合同谈判刚刚结束,海运进口钾肥的集中到货和2012年近600万吨的结转库存,令下游市场一时难以消化,贸易商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手里几万吨的新货源随行就市。进入2014年后,尽管钾肥是春季国内肥料市场的一枝独秀,但是多数贸易商仍谨慎拿货,随进随销。事实也证明,谨慎是明智的。2014年国内钾肥市场在一季度出现了短暂的行情向好;进入二季度,市场开始显出疲软态势。

海关数据显示,1~5月中国进口氯化钾总计33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2%。其中,来自俄罗斯的进口量为87.9万吨,居首位,但较去年同期同比下14.4%;来自以色列的进口量为84.55万吨,同比增长5.6%,位居第二位;来自加拿大的进口量为58.3万吨,同比下降36.3%;来自约旦的进口量为30.46万吨,同比增长128.7%;来自德国的进口量为9.7万吨,同比下降35.9%。

从国际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变化中不难看出,拥有一定价格优势的以钾和约旦钾,在二季度市场陷入拼价的时候,显示出竞争优势。截止6月末,以白钾为例,港口报价已由年初时的2150元(吨价,下同)下跌到2000元左右。且盐湖刚刚召开过客户会议,近期即将出台新价格,市场预期还将有80~~100元的跌幅,届时新价格也将对港口报价形成倒逼。不过,港口的一级贸易商们并不害怕,他们已经在这次的价格风暴来临之前将手中的囤货销售殆尽.谨慎操作虽然在让他们在一季度行情好时没赚到太多钱,但也回避了在二季度的熊市,不必割肉止损。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经销商只要不亏损,利润即使菲薄,也算业绩不错了。

国产:“排兵布阵”主动出击

2014年1~5月,中国国产钾肥产量总计 201.3万吨(折纯K2O),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6.0%。今年春季气温较低,青海地区多数企业复工时间推后.另外,二季度57%等低含量氯化钾价格大幅下跌至濒临成本线,导致青海地区部分小厂停工停车,这是上半年国产钾肥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的两个主要因素。不过,作为国产钾肥的龙头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共生产氯化钾183.04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同时,公司销售氯化钾180.80万吨,产销基本平衡。

在去年9月17日,盐湖曾发布公告称,新建百万吨氯化钾项目建成,投料试车并产出产品。截止2013年年底,新装置累计生产氯化钾21万吨。今年2月底盐湖复工以来,基本保持满负荷生产,计划年产量达到450万吨。为了配合新增的100万吨产能,年初时盐湖调整了销售战略。以往其产品只通过子公司进行销售,今年在山东、湖南、四川等化肥主产区与销售渠道较为成熟的中农、中化、黑龙江倍丰、四川汇力、四川蓥峰、天景汇宇等多家大型实力连锁和生产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销售。在增加销量,扩大渠道占有率的同时,又能借助合资企业的仓储能力,减少库存压力。同时,在运输方面,年初至今,矿产、煤炭等行业的低迷,给青海地区钾肥外发提供了更多的车皮保证,这也是上半年以盐湖为首的国产钾肥铺货速度较快的原因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数据 磷肥 氮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