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系已构建自然调控显力量
荷兰温室生产在温湿度精准调控的基础上,力求构建种植作物、有益昆虫、有害生物三方面的稳定生态体系,并通过多项生物防治措施维持系统的动态稳定,以充分发挥天敌昆虫、熊蜂等有益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一是生态系统的构建。以“Redharvest”温室番茄生产为例,番茄最主要虫害为白粉虱和烟粉虱。在番茄定植后人为定量投放2次盲蝽(Macrolophus caliginosus)和21次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浆角蚜小蜂(Eretmocerus eremicus)用于防治上述粉虱,并从盲蝽投放日起定期定量投放专用食物,直至盲蝽的种群数量发展到能够以室内粉虱为食,形成稳定的繁殖种群(约20周左右)以持续控制粉虱种群数量。番茄开花后定期定量投放熊蜂用于番茄授粉,以保证棚室内熊蜂蜂量稳定,提高座果率和番茄品质,降低畸形果率和灰霉病的发病率。二是生态系统的维护,目前荷兰番茄主要品种类型和种植方式为无限生长型长季节种植,每季番茄种植时间长达46周左右。从定植后约12周开始,为增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成熟并便于采收,平均每个星期每株番茄都要打掉3~4片叶,在打下的叶片上会有一定数量的盲蝽、丽蚜小蜂等天敌昆虫存活,荷兰温室通常将打下的叶片直接就地存放在栽培槽底部地面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温室内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和利用效率,同时,也能起到提高温室内CO2浓度、促进植株生长的作
用。三是系统环境安全的保护,荷兰温室在充分利用上述有益昆虫的同时,还应用硫磺熏蒸技术预防番茄白粉病,利用黄板、黄带防控蚜虫,利用篮板诱集蓟马,利用性诱剂防控鳞翅目幼虫(尺蠖),通过多种生防措施的协调运用,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化学农药对有益昆虫的灭杀作用,为生态系统的维持与自然繁殖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化学防治来补充防治效果重实效
荷兰温室大力倡导病虫害生态调控,但在害虫数量超过生态调控阈值时,为确保生态体系稳定,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科学防控。一是科学选用农药种类,“Redharvest”农场的用药策略由荷兰Ar end-Sosef公司提供,该建议将针对每种病虫害的可用农药种类划分成了3类,分别代表针对有益昆虫不同的安全程度。在选择农药进行化防时,技术人员会优先选择对有益昆虫安全无害的农药种类,如针对粉虱会选择Pyr ipr oxyf en(有效成分:吡丙醚)、Pymetrozine(有效成分:吡蚜酮),针对尺蠖选用Fl ubendiamide(有效成分:氟虫酰胺)、Bacil l us thuringiensis aizawai(苏云金芽孢杆菌)等。二是选用适宜的用药方式,在尺蠖超过生态控制阈值进行化学防治时,荷兰温室通常利用温室内与水肥系统相连的专用终端设备,将配置好的化学药剂注入到水肥系统中,通过滴键将药液直接注入到植株根部,由根部吸收并传导到整个植株,通过胃毒作用杀死尺蠖等取食性害虫幼虫。该用药方式避免了喷雾施药方式植株着药不均匀、药液用量大、温室内药滴弥散严重、对天敌昆虫伤害大等弊端,并具有省时省工等优点。三是严格控制安全用药间隔期,在使用化学农药喷雾防治粉虱时,施药间隔为3个星期,每次化学农药使用只是降低盲蝽等有益昆虫的生命力,3个星期后盲蝽等会重新恢复正常,不对盲蝽种群繁殖造成过大影响。在利用水肥系统施用药剂防治尺蠖等食叶幼虫时,施药间隔
为6~7周,以避免植株内积累过多药剂,对熊蜂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在施用化学农药后,农场也严格按照每种农药标明的安全使用间隔期要求,不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
监测预警有周期防治策略求最佳
“Redhar vest”农场同样注重监测预警的重要性,农场设有专职的植保技术人员,该技术员每周定期对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粉虱、蚜虫等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在病害发生程度较重,或害虫数量超出天敌生态调控阈值时,将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防控策略。例如,利用黄板监测防治粉虱时,当本周同一快黄板新增虫量大于50头而小于100头,在局部虫量较多区域挂置黄条带进行防治,如本周新增虫量超过80头/片,则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大范围防治。同时,植保人员还要对番茄花蕾开花情况以及熊蜂授粉情况进行每周调查,以根据上述两因素确定每周棚室内熊蜂放蜂数量,在节约熊蜂成本的同时确保授粉质量。另外,天敌昆虫以及熊蜂提供公司———科伯特生物系统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每隔2个星期会来农场进行一次现场指导,以确定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防控策略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7-11/30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