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害虫天敌
引入熊蜂授粉
特邀撰稿人李云龙博士
荷兰的国土面积只有近4.2万平方公里,但目前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番茄平均每平米产量6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95公斤,甜椒每平米产量达到35公斤左右。荷兰农业不仅保持着极高的生产效率,还保持着极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如此骄人的成绩,除归功于先进的温室结构、前沿的栽培模式、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设备广泛应用外,还与荷兰温室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的有效落实应用密不可分。
荷兰温室病虫害防控坚持源头控制和综合防控的理念,以温湿度精准调控以及有益昆虫生态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调控和生态调控优势,同时以科学化学防治为必要补充,通过定期监测预警制定最佳防治策略,以达到有效防控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保障产品安全的目的。
病虫源头控制好生长环境有保障
荷兰温室主要从无土栽培、密闭系统打造以及植株病残体处理这三方面贯彻落实病虫害源头控制理念。一是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荷兰番茄生产一般采用岩棉(Rockwool)作为生产基质,该基质生产面积占到生产总面积的90%以上。岩棉是由天然的矿石、矿渣等溶融在一起形成的岩浆,喷成丝状冷却后压缩而成的疏松多孔的固体基质。其制造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不存在病原菌及其他有机质,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土传病虫害的发生;采用岩棉作为基质,也避免了土壤种植中因施用有机粪肥而带来的寄生虫卵及重金属、化学有害物等污染风险,进一步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打造密闭的作物生长系统。荷兰温室通过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打造密闭的作物生长系统,包括定植前整体消毒和日常生产消毒两部分。在每年作物定植前,须使用化学农药对温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温室表面、所有架材设施、作业设备等。同时,对于进行继续重复使用的岩棉,也有专业公司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彻底消除温室内设施设备上残留的病原物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荷兰温室也有一套严格的消毒流程,以避免外源病虫害进入温室。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在入口处进行手部、足底消毒,操作工人在进入自己工作温室前需更换工作服,穿戴一次性手套,并再次进行鞋底消毒。所有非本温室人员进入温室(包括本农场其他温室工作人员),须更换一次性消毒套服,并进行手部消毒、脚底消毒后才能进入;同时,温室内设有专门操作工具消毒设备,操作工人每操作完成一项工作后,须立即对工具进行消毒,并重新更换已消毒工具。三是植株病残体及时处理。在工人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已发病植株,要及时带出温室进行销毁处理,以消除病源,避免病害快速传播扩散。同时立即更换操作工具,避免病害随作业工具大面积扩散。三项系统严密的病虫害源头控制措施,将外源病虫害及其他污染源进入温室生长系统的可能性将至最低,在源头上保证了作物生长环境安全,降低了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压力和防治成本。
环境调控要精准病害发生能掌控
控制温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确保植株正常生长、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一是提高了植株自身抗病虫能力。荷兰温室在其先进温室结构以及合理种植密度的基础上,通过加热系统、通风系统、二氧化碳供给系统、水肥封闭定量供给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够精确控制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环境因素,温室内白天、夜间温度可分别控制在16℃和22℃左右,白天、夜间湿度分别控制在75%~80%、85%~90%范围内,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800ppm以上,为番茄生长提供了最适的气候环境,提高了植株自身的长势和抗病虫能力。二是抑制了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包括番茄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番茄灰霉病、叶霉病的最适发病条件是环境温度20℃左右,空气湿度90%以上,白粉病的最适发病条件是环境温度在20~25℃左右,空气湿度80%以上,荷兰温室白天、夜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均很好地避开了上述病害的最适发病条件,植株发病率极低。番茄病毒病也通过源头防控以及传播媒介粉虱的有效治理得到了较好的防控。三是为构建稳定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环境。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在抑制病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的同时,也为天敌昆虫、熊蜂等有益昆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确保了温室内生态体系的稳定和持续自然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7-11/30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