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技术成交流重点
本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及展览
除吸引了四川安杰、石家庄德赛化工、宁夏荣和、北京三浦百草、韩国Bock Hwan Kong、以色列Haif a、智利SQM、美国世多乐等中外水溶性肥料企业展示自己的招牌产品外,也以主题报告的形式交流了水溶肥新技术、新理念。
SQM市场开发经理Sonny Moerenhout按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设计的水溶性肥料配方在灌溉施肥中应用的优势向与会人士进行了讲解。Sonny Moerenhout表示,在碱性土壤中,很多微量元素不能被吸收,可以把肥料溶于酸性溶液中,使肥料被植物有效利用。
以色列海法化学中国和印度市场经理Gad Shahar指出,灌溉施肥的肥料容易被植物吸收,且容易满足作物对肥料的动态需求,不像传统施肥会出现前期肥料过剩后期缺乏的情况。
灌溉网总经理刘洋表示,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为水肥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前已具备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企业不仅需要针对大田作物设计配套产品和营销策略,还需与灌溉企业紧密合作,将节水灌溉工程与肥料后期服务结合,这是推动水肥一体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当前情况下,行业需要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水溶性肥料产品和技术。
众所周知,国内水溶肥行业的高速发展已引起国际肥料巨头的高度关注。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发展,传统的耕作模式将逐渐被淘汰,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为水肥一体化中最重要的一环,水溶性肥料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已被国内先进企业提升到发展的战略高度。相对于中国市场,欧美等西方国家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开发和后期服务经验,这就使得国内和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非常有必要。
制约因素还有很多
水肥一体化已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向普及应用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技术设备不配套,忽视了灌溉和施肥制度优化;二是技术服务不到位,只顾节水,不顾施肥,缺少必要的指导经费和展示示范平台;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支持政策不全面,当前仍仅限北方、仅限硬件、仅限设施。
业内有不少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在全国大田作物上实施水肥一体化是可能的,但无论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诸如土地流转问题、水溶肥价格居高不下、水溶肥市场鱼目混珠等。
目前土地流转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表面看景象一片繁荣,可现状是农民出于多方面原因不会签多年转租协议。这种情况给农场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租地年限过短,各种机械化设备、灌溉设备等因为产出比低而无法投入,直接制约了水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首先,假设土地流转到位,用水溶肥就要考虑铺设滴管带,那么,作物收割时大型机械怎么进去?收割完毕怎么耕地?滴管带是不是收回?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水溶性肥料由于科技含量高、原材料要求苛刻,价格自然要比传统肥料高。当前市面上主要流通的水溶肥,原料多为养分含量、水溶性、吸收效率、重金属含量、产品稳定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农业级的工业级或食品级原料,这也是水溶肥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更是大田作物应用的最大障碍。
通讯员张建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商品小麦价格在1.1元(市斤价,下同)左右,亩产900斤左右,亩产值在1000元左右。化肥、农药、种子、灌溉、收割等费用每亩400元左右,土地集中规模化庄稼打理费用按每亩节省100元计算,费用还在300元,加上土地承包费用500元左右,一亩小麦田的利润在100~300元。若用高价位的水溶肥,利润何在?
再者,随着中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农资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领域,有些企业为了分得一杯羹,简单对原来的肥料略做更改,包装打上“全水溶性”字样,凭借原有网络、知名度来冲击市场,而不管农户的滴灌带或滴灌头是否堵塞。不管什么样的产品,都往水溶性肥料这个类别里靠,不排除经常会有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在市场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7-26/33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