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信用销售赊肥到农户


□本报记者朱永坤

最近有消息称,商务部信用销售考察小组日前专程赴福建考察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在信用销售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在此期间,考察小组考察了中化化肥基层分销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和运营情况,实地走访了中化化肥信用销售种植大户和乡镇级经销商,并对中化化肥的信用销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为此,本报记者针对有关情况专门采访了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丰。

《农资导报》:什么是信用销售?中化化肥作了哪些尝试?

陈丰:信用销售即信用赊销,是企业通过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方式向单位或个人销售商品或服务的信用交易方式,是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销售的基本形态,是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信用。

多年来,中化化肥一直秉持“诚信中化,服务三农”的宗旨,主动为中国化肥供应链各方提供资金支持。在信用销售上,中化化肥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丰富上游厂商融资途径: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对上游厂商的授信,事先提供生产资金,保证化肥农资的供应安全;二是缓解中小商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开展基层网络信用销售,缓解中小商贸企业的资金困境,在发掘、拉动市场需求的同时,支持了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化化肥信用销售对象原来主要是省、市级规模较大的经销商,化肥产品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成本偏高。2009年7月1日,中化化肥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国内贸易信用险合作协议,利用内贸信用险对基层中小商贸企业提供保障,从无到有地开展化肥基层信用销售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终端销售价格,真正做到让利于农,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实惠。

《农资导报》:信用销售发展现状如何?中化化肥对此有何期待?

陈丰:在国外发达市场,信用担保制度非常健全,企业使用信用销售服务手段的已非常普遍,基本无现金交易;国内在信用销售上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分期付款、赊销等已有一些企业在尝试,但缺乏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2003年以来,平安保险、出口信保、人保财险、美亚财险等陆续探索开展了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但与出口信用保险相比还不太成熟,购买险种的企业很少。信用担保机构在信用销售中也作了尝试,美国AIG集团、深圳捷信担保公司等在南京、深圳、大连等地均推出了分期付款担保服务。但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有效减少、防范和分担信用销售风险的机制尚处于雏形阶段,很多企业担心风险过大,不敢开展信用销售。除以上因素外,化肥企业在开展信用销售上还面临着其他一些困难: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化肥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各经营主体极易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而目前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基层网络信用销售开展工作难度高。所有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信用销售指导与扶持。

中化化肥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将一如既往地承担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贯彻国家三农政策,从信用销售形式和受益群体拓展两个方面开展信用销售工作,将国家惠农政策通过信用销售的形式惠及于民。但随着基层信用销售的深入开展,对应的管理成本和风险暴露程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政府在提高保费补贴、扩大受益群体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希望保险公司根据基层信用环境和现实条件,进一步开发、完善针对基层信用销售的保险产品,以鼓励企业加大信用资源投入,为扩大内需战略服务,将国家政策惠及于民。

《农资导报》:在信用销售业务拓展上,中化化肥下一步有何打算?

陈丰:化肥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难不仅影响到生产企业和中小商贸企业,还困扰着广大基层农户。作为我国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之一,中化化肥在国家信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积极加强与保险及征信机构合作,积极开展信用销售,为供应链各方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地保障国家化肥生产和流通安全。为此,通过对化肥市场的研究以及对中小商贸企业信用销售经验的总结,中化化肥2011年计划通过中化化肥“肥美特”连锁超市、县级分销中心等基层分销网络对基层农户开展信用销售业务,以便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的物流费用,降低成本,直接缓解农民的资金压力,更好地服务农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群体 总体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