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主要夏蝗发生区生态治理面积为177.4万亩,生物防治面积为151万亩,施用杀蝗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等生物农药109.8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面积所占比例从往年的10%左右提高到38%。10月27~2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北省黄骅市组织召开了2010年蝗区数字化区划和防治新技术示范应用项目总结会。
新项目提高防控能力
蝗虫属暴发性、迁飞性、毁灭性的重大农业有害生物,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社会安定。中国在蝗虫,尤其是迁移性蝗虫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蝗灾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在蝗灾控制过程中,常常出现新技术推广应用滞后、防治技术不配套、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同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天敌大量被杀伤,蝗虫发生为害再度猖獗。
经过近20年的研究推广,中国主要蝗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蝗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蝗虫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面积逐年稳步增加。
2009年12月,农业部公益性
行业科技项目《中国迁移性蝗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项目设8个子课题,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技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省植保站等单位承担,总经费1700多万元,实施期限为2009~2013年。全国农技中心主持蝗区数字化区划和防治新技术及示范应用课题。课题针对中国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组装不配套、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和防治成本偏高等问题,吸取国内外蝗虫研究新技术、新成果,立足防灾减灾和生态安全,通过开展蝗虫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研究和集成示范,在主要迁移性蝗虫孳生区建立技术配套、节本增效的蝗灾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全面提高中国蝗虫综合治理技术水平。
今年:试验、筛选并建示范点
2010年,在已有的蝗虫防治工作基础上,重点对主要蝗区应用蝗虫综合防治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完善、提升现有的蝗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水平。同时不断加强对防蝗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在蝗虫防治信息系统建设、蝗虫防治设备升级上也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以逐步实现蝗虫防治信息管理数字化、蝗虫防控技术应用绿色化、蝗虫防治设备配置现代化。
项目以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和迁移性土蝗为目标,在其主要发生区通过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等活动,试验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防蝗药剂,探索和完善以杀蝗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为主的蝗虫生物防治药剂应用技术,加强蝗虫生态调控和天敌防治技术研究。同时通过设计开发蝗虫防治指挥辅助信息系统,对中国迁移性蝗虫主要发生区进行数字化区划,为蝗虫防治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初步实现蝗虫防治信息化。
项目针对3种植物源药剂、3种微生物制剂和8种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开展了药效试验,筛选了一批防效较好、生态安全、成本适中的防蝗药剂。重点探索了杀蝗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两种生防制剂在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素下的具体使用技术,制定了蝗虫绿色防控地方操作规程2项。同时,项目对生态控蝗区的经济效益、招引椋鸟防蝗的有效时间和范围、飞机防蝗的经济效益等内容都做了具体的调查和统计分析,进一步深化了现有的生物防蝗技术。
项目重点针对大型超低量喷雾防蝗机械的防蝗效果、防蝗效率和环境适应性开展了试验,探索应用大型机械解决目前湖库与沿海蝗区环境复杂、人工防治难度大,农牧交错蝗区防治面积大、配药用水取用困难等问题的途径。同时,会同相关企业,就应用大型机械喷施生防制剂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改进,逐步完善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应用大型机械防治蝗虫的使用技术。
项目在全国5个省建立6个示范点,针对主要迁移性蝗虫重点示范生物防蝗制剂应用技术和粉红椋鸟天敌应用技术,示范面积达56.3万亩。同时,以项目为依托,在主要蝗区不断向外辐射,逐步扩大蝗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影响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11-23/32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