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规则与秩序的力量


本报记者郑红艳

作为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推出的第一本培训指导教材———《中国农资(肥料)法律知识1000问》得以付梓出版,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本书的编者李宝星。因为熟知法律知识和农资行业,他利用业余时间将两者有机结合编写的这本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应该说这本书是他近二十年工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他的很多心血。为此,记者近日对他进行了采访。

行业需要法律来规范

李宝星说,中国农资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大发展,已经蓬勃崛起,然而在行业成长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假冒伪劣、诚信缺失、坑农害农等事件屡有发生。

去年8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9〕31号文件,取消了对化肥经营企业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又有一大批人步入农资行业,这一方面为促进农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繁荣农村经济很有好处,但是也意味着农资行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和复杂。

这个时候,要想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靠法律来规范市场、维护秩序,让大家看到公平和正义,从而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出书为了什么?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李宝星利用自己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以及多年对行业的积淀,编写了这本《中国农资(肥料)法律知识1000问》。

李宝星说:“这本书承载着我的三个意愿:第一,让农资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知道如何防范自身权利不受侵害;第二,让农资人学会守住底线,知道什么情况下不会侵犯他人的权利;第三,通过广大农资人对法律的坚守,营造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他说,目前农资行业之所以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有一批为追逐个人利益而不惜践踏法律红线的人缺乏经营的法律风险意识。“俗语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依法发财,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但发不了财,还会为此而深陷囹圄。依法的前提就是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自觉规范经营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依法发财,才是真正的发财,长久的发财。”李宝星说。

“此外,就是在农资行业,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基层的经销商,通常在自己权益受到侵犯时,不知该怎么办。所以我也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和启迪。通过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或许就会回避业务陷阱;或许就不会被他人轻易 ‘坑、蒙、骗’;或许就能避免或减少‘官司’缠身,少走弯路,从而集中精力取得企业效益最大化。”李宝星说。

有规则才有大发展

“法律是什么?是规则、是秩序!”李宝星说,“《中国农资(肥料)法律知识1000问》是我从事农资工作、法律工作近二十年的总结,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中国的农资行业朋友们学法、知法和用法提供一些常识性的法律知识。通过这个载体,增强中国农资人的法律意识、提高农资人的法律素养,使广大农资经营者能够做到依法经营,这不仅可以推动中国农资市场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农资行业发扬光大。”

他说,我们通过学法、知法、用法,就可以做到不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同时能够防止他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只要用户不买不用、商家不进不销、厂家不产不卖、执法不偏不倚、媒体及时曝光,“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的终极目标———建设和谐、规范、健康的农资环境就会实现。

李宝星简介 李宝星,山东陵县人,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特聘法律讲师。历任山东绿源集团副总经理,白银绿源磷复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获甘肃省第六届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新农村建设 载体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