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水分散粒剂有望快速发展


水分散粒剂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农药新剂型,因其安全性好,不含有机溶剂,无粉尘,包装、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得到迅速发展,并作为新型农药环保剂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农药主打剂型,国内企业在水分散粒剂的开发注册登记和推广方面热情很高。业内专家认为:农药水分散粒剂目前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为加快农药制剂的升级换代,需要国家对该产业加强政策引导,以期在未来3~5年内逐步取代大部分可湿性粉剂。

尽管发展迅速,但由于国内在农药新剂型的升级换代上比发达国家滞后十多年,因此在对该剂型的理解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尤其在配方研究、生产工艺开发、设备配套、连续化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过程的粉尘控制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值得研究探索。目前,国内的许多产品虽然冠以水分散粒剂之名,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工工艺也大相径庭。此外,国内农药水分散粒剂生产总体规模较小,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相对落后,配套助剂的研究和生产滞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从业企业估计在30家以上,但产能超过1000吨的不超过5家。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张宗俭指出,水分散粒剂开发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工艺选择、助剂选择和安全性能、产品性能与药效、原药质量与配方调整等几方面的问题,以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其中,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选择应考虑产品规模、投资额、连续化程度及原药质量和来源稳定性等多种因素。湿法造粒和干法造粒各有优劣,在选择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助剂选择方面,水分散粒剂所用润湿剂、分散剂等关键助剂种类较多,且多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在选择时要注意产品牌号和供给的稳定性,在供应商发生改变时一定要先验证试验再生产。据了解,目前国内水分散粒剂所用关键助剂多由几家国外大公司垄断,只有高分子羧酸盐分散剂等几种专用助剂实现了国产化。

安徽省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戴权介提出,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还要紧跟医药加工方向,农药领域最先进的加工工艺往往都是由医药领域延伸过来的。企业可根据对自身产品的定位,来决定选用哪种工艺方式生产。

发事达(南通)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惠明对农药水分散粒剂产业化作了探析。他认为,农药水分散粒剂的生产需要配方、工艺、装备三项技术支持,其中配方是核心,工艺是关键,装备是基础。农药水分散粒剂目前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为加快农药制剂的升级换代,需要国家对该产业加强政策引导,以期在未来3~5年内逐步取代大部分可湿性粉剂。一、引导大型原药企业与制剂加工企业通过产品链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通过做大规模形成产业化优势;二、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以规范水分散粒剂的品质;三、重视科研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形成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支持鼓励安全、环保、清洁化先进生产工艺的研究,积极研发专用成套设备,扶持功能助剂的自主开发应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连续 农药制剂 政策引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