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指出,2008年下半年,由于国内外化肥价格大跌,过去“政府指导”的“化肥出厂价”已偏高,目前面临难以销售的困境。这可能是化肥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原因之一。但他还指出,中国三大化肥品种中,只有氮肥 (以尿素为主)能出口一部分,而钾肥则超过60%以上的需要进口,同时磷肥的出口空间也不大。这次取消价格管制,如果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中国或能出口一部分氮肥。
但是,这位专家也指出,生产尿素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气,而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依然由政府控制,实际上价格偏低,从而降低了尿素生产的成本。随着中国2008年底取消尿素的出口特别关税,并加上取消化肥的“出厂限价”,这反过来等于刺激尿素等出口,这与2008年严格控制化肥出口截然不同。
调整兼并
农资生产面临重头戏
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在这个涉及整个石化行业的规划细则中,其实很大篇幅是针对化肥、农药行业今后三年的工作而言。同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细则还明确了诸如完善化肥储备机制、完善化肥出口管理等重要的政策走向。
完善化肥储备机制和出口管理是近年来业内呼吁和关注最多的话题,细则对此有了较为清晰的描述:完善中央、地方两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加强淡储化肥调运,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淡储旺供的调控体系,保障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支持化肥骨干生产企业储备磷铵和尿素。抓紧研究建立国家化肥储备。抓紧完善化肥出口管理政策。
而对今后三年化肥、农药行业要达到的目标,细则表示:到2011年化肥产量达到6250万吨(折纯),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折纯),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产地生产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化肥储备基本满足市场调控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重显著提高。到2011年大型煤制合成氨装置吨氨综合能耗低于1.8吨标准煤。
而10月20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会,又正式发布了《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对化肥和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指出了明确方向。
在当日的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指出,在磷肥产能已经过剩20%的情况下,今年前8个月国内的磷肥产业投资还同比增长了85.4%。因此,必须以“壮士断臂”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源头控制,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充分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抓紧建立和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严格市场准入。
据了解,这两个《意见》为化肥产业划定的结构调整任务是:提高氮肥、磷肥准入门槛,发展高效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高端产品,提高钾肥供应能力和高浓度肥比例,提高产业集中度。争取到2015年高浓度化肥比例提高到85%,施肥复合率达到40%以上,复合肥前10名企业的产量比例提高到50%以上。支持中小企业由生产基础肥向肥料二次加工转移,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劣质煤生产尿素,推广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废水超低排放、废气废固综合利用等技术,以及磷矿钾矿伴生资源和磷石膏渣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直销网络,减少流通环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两个《意见》为农药产业划定的结构调整任务是:控制传统品种的产能,继续调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加快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加快创制、开发和推广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产品,重点发展水基化制剂等新剂型以及配套的新型加工助剂和非芳烃溶剂。推广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引导企业进入化工园区发展,实现“三废”统一治理。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争取到2015年农药原药生产企业由500多家下降到200家左右,前50位农药企业销售额比重达到50%以上,水基化制剂和使用非芳烃溶剂的乳油制剂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12-08/29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