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从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看袁隆平粮补建议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建议政府改变补贴方式,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卖出。“补贴方式改变了,政府高价收粮,农民就会尽量高产,越高产他收入越高”,而又不会影响市场粮价。他建议政府用110元/百斤收购,比现在的保护价高20元,袁隆平认为“这个钱,国家是拿得出来的,政府有这个财力”。

  现在的国家粮食直补政策,以土地面积作为发放补贴的基数。农户承包了多少土地,就能相应获得一定数额的种粮补贴。这一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便于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被截留挪用现象相对较少),但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意义不大。因为种多种少乃至根本不种,得到的补贴都是既定的。袁隆平院士建议将补贴直接作用于价格,卖粮多的得到补助就多,不卖粮的则不能得到补贴,这种方式的确更具效率,但实际操作起来,至少有两点瑕疵:

  一是腐败的空间巨大。因为收多少粮、收谁的粮,全是农民所不能做主的。到时候,有粮的农民可能一斤粮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粮贩子大牟其利。有人担心会否有奸商平价从政府手里买粮,然后再高价卖给政府,空手套价差,我想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二是限量收购下的补贴对冲,乃至产生逆差。除非国家不设底线地放量收够,否则农民交给国家的粮食一般只占总量的少部分。交粮之外,农民向市场卖粮只有低于“政府平价”才会有竞争力。等于是政府平价卖粮与农民向市场卖粮形成竞争关系,不仅会对冲掉有限的政府补贴,反而可能还会产生逆差。

  不妨看看农业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的美国,是怎样发放农业补贴的。事实上,类似我国与粮食价格不挂钩的粮食直补政策,美国同样在采用。这一部分“直接补贴”不宜取消,因为农业的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只不过在“直接补贴”之外,美国另有与粮食价格挂钩的销售贷款差额补贴和反周期波动补贴。总的来说就是,当农产品的实际有效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时,政府就会向农民提供这个差额的补贴。

  这看上去和袁隆平院士的建议有些类似,却又有本质不同。因为美国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只是一个虚拟价格,农民依然是将粮食卖给开放的市场,目标价格只是计算补贴数额的依据;可我们采取的却是国家收购的方式,而且又是限量收购,这个保护价是一个真实的交易价格。因而,袁隆平院士粮补建议的上述两点瑕疵,在美国式农业补贴政策中都不存在。

  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在政府价格兜底的前提下放开粮食市场: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则按差价补贴;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则不予补贴。唯其如此,农民才能既最大限度享受粮食价格市场化的好处,又最大限度避免粮食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比如去年世界粮食价格猛涨,粮食出口商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农民却没有分享到好处。

  (盛翔,杭州注册会计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水稻 土地 土地面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