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开拓国际市场迎接棉种业新挑战


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建卫博士

1997年农业部批准了两项转基因棉技术在国内应用,此后,转基因抗虫棉在黄河棉区和长江棉区的推广面积增加很快。笔者将从棉花种业面临的新挑战、为什么开拓国际市场、如何开拓国际市场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对中国种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些看法。

棉花种业面临新挑战

当前国内棉花种业面临多种新挑战。

国际经济环境的挑战:高油价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全球购买力下降。

纺织品出口的挑战:当前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而纺织品中有40%的需求来自棉花,导致棉花需求减弱,皮棉已经由原来的每吨13000元下降到目前的11000元,农民种棉积极性下降。

国际一流种业进入中国,对国内种业公司是个大挑战:像杜邦-先锋、先正达、孟山都等国际性的大种业公司近两年都出资数千万美元,在中国建合资公司和研发中心,谋求在中国市场有更大发展。

另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高费用,对于国内种子企业走向国际也是很大的阻力。比如开发一个新的转基因作物总费用需要5亿美元,而40%的钱就用在引入各国市场的审批上。

为什么要开拓国际市场

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究竟要在国外市场找什么?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有三个是我们寻找的目标:市场机会、种子资源和生物技术。

当前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有2240亿元,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68亿元,整个亚洲的市场份额为560亿元,欧美为714亿元,南美为150亿元。可以看到,中国以外的市场还很大。所以,要在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地寻找市场机会,建立合资公司或独资公司。例如,印度转基因棉花种子每公斤44美元,这个价格是国内最好棉种的3倍。

从棉花种质资源来说,中国的种质资源相当窄,同质化严重。棉花种质起源于中美洲,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西班牙等国是棉花种质丰富的国家,从这些国家引进,对于丰富国内的种质资源非常有益。再比如,墨西哥的玉米种质、菲律宾的水稻种质等都是我们需要引进的重点。“手中有牌,心中不慌”,只有拥有的种质资源多了,才有机会与国际性大公司竞争。

另外,要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生物技术先进的国家合作,进行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逆基因、肥料高效利用基因、高产基因、品质改良基因等研发。

怎样开拓国际市场

一项新的生物技术从最初开发到成熟投放市场,一般需要10年的时间。前6年是基础投入阶段,也可以说是赔钱阶段,这时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投入为辅。6年以后,追求早投入、高回报、承担高风险的风险投资会首先关注这一新技术;公司最好在对新技术的成熟度有70%把握时,再进行投资,银行是最不愿承担风险的,当有约90%的把握时,银行才会进行投资。因此,不鼓励企业从最初研发做起,因为企业不是科研单位,它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应该利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成为开发新产品的先锋。

开发一个转基因作物品种,据估计需要5.3亿元的投入。其中,新基因的早期发现阶段花费占资金的5%,约2700万元;验证阶段占10%,约5300万元;早期开发阶段占16%,约8480万元;后期开发占29%,约1.5亿美元;政府审批占40%,2.2亿元。

中国目前没有一个种子生产企业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独自开发转基因作物品种。因此,要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将已经证明具有实际功能的基因技术为我所用。另外,与跨国公司合作,还可以获得国际范围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许可。

开拓国际市场,在具体实施步骤上,要先做市场调研,详细了解该国政府保护政策、合作环境、棉花产量、利润率等情况,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确定合作模式,是独资好还是合资好,怎样引进技术和品种资源等,还可以进行技术对换,如知识产权和国际流通等领域的对换,双方都可以省下很多的费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质 种子 品种 生物技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