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拿马城2月1日电(记者林如萱)巴拿马人在2月的第一天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狂欢节。虽然没有巴西狂欢节名气大,但寻求快乐、渴望放松的心情适用于任何地方。这一点对于在文化上与加勒比的风情更合拍的巴拿马人而言尤其如此。
从1号早上开始,位于市中心的“跨地峡”主干道(Transistmica)就变成了一个狭长的“蜂巢”。在主办方封锁起来的二、三公里长的路段内,执勤的警察、搭演唱台的工人、为小吧台作最后装饰的小商人等,就像工蜂一样不知疲倦地忙碌,为当晚正式开场的2008巴拿马狂欢节做准备。
尽管狂欢节晚上7时才开始,但加勒比特色音乐“莎莎(salsa)”早就从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露天临时酒吧里传出。充满诱惑力的音乐不断提醒着巴拿马人和国外游客:嘿,狂欢节开始了,跳起来吧。
在主办方搭建的中心舞台,哪怕是10岁的小孩也能和爸爸妈妈扭着“狐步”一起唱上两句,许多人一边跳着一边享受冰爽的啤酒。为吸引更多人参与,今年主办方邀请了30多名在加勒比甚至拉美地区小有名气的歌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几乎成了狂欢节的“必备曲目”。
巴拿马狂欢节白天以“泼水”习俗和花车游行著称,夜晚则更像是一个大型集市。除了大大小小的简易酒吧,还有可以随意安插的小吃摊点,摆满了承载童年记忆的棉花糖以及香喷喷的烤香肠和烤肉串等,也有对喜欢博彩的巴拿马人而言必不可少的小游戏,如投飞镖和掷色子。
以狂欢节为名,快乐可以无处不在,它属于任何人,也能感染任何人。无需舞池,狭长空旷的马路就是最好的迪厅;音乐更不缺少,如果你不喜欢这一首,走几步路总会有你喜欢的,让你停下来,跟着节拍放松身心。
打扫卫生的妇女也好,民事保护局的巡视员也罢,只要愿意,他们可随时响应音乐“号召”,唯独负责维护治安的1万多名警察是例外。
不过也有人成了狂欢节的“受害者”,他们就是“跨地峡”大街两边的居民。一名曾住在那个街区的华人朋友说:“试想,连续5天迪厅一样的动感音乐在你楼下响到深夜,无法清静地休息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谁受得了呢?”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1日到5日的狂欢节期间,许多居民选择“逃离”首都的喧嚣和嘈杂,到内陆省份求个清静。同时,更多外国游客则蜂拥到这个被华人称为“小香港”的太平洋城市,体味独特的狂欢节文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2-03/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