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加拿大建立“穷人食品库”


  加拿大民众普遍乐善好施,富足而幸福的他们没有忘记,在高福利制度下还有很多无家可归者为吃穿发愁。新生的加拿大“穷人食品库”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穷人食品库”给别国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也提供了借鉴。加拿大媒体20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予人尊严

  工作人员头不抬

  许多刚到加拿大的人都会看到,很多大型超市门口都堆着小山一样高的食物,但并不知道它们的用途。其实,这正是好心人购买食品捐给生活困难者,需要者谁都可以自己去拿。每天晚上,超市工作人员会把剩下的食品收集起来,送到福利院等地方。

  “FoodBank”是一类慈善机构的名称,简称“食品库”,专门征集和供应食品,需要者可随时取用蔬菜、水果和糕点等,无须办理特别手续。虽然食品库的食品都出自捐献,但质量照样得到保证。如果标签贴错、有效期将至或包装毁坏,食品将会被运往垃圾场销毁。

  加拿大的所有城市都设有这类食品库,最近有人专门考察了位于里贾纳的食品库。那里的食品库食品来自社会捐赠,当食品存量不足时,管理人员就向各大企业求援。食品库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工。这些义工有时会提着钱袋到各个部门募捐,给资助者颁发一个纸制小卡片别在胸前,以资奖励。

  里贾纳的食品库是典型的仓库设计。为保领取者的尊严,办公室和库房离得较远,当有人进来时,两名工作人员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完全没有里贾纳人热情好客的习惯。其实,这是一种“职业性”礼貌,避免了来客的尴尬。只要愿意,领取者进出都可避开工作人员的视线,食品库在予人救助的同时,也维护了人的尊严。

  大温哥华地区的食品库要比里贾纳更具规模,在多个地方已形成服务网络。大温哥华食品库协会成立于1982年, 1981年经济不景气时,许多小团体、教会团体和有关人士一起行动,联合应对“饥饿危机”。因为饥饿问题一直在加剧,大温哥华食品库协会已成为最重要的、非政府资助的粮食援助者。

  大温哥华食品库协会统辖了18个分设各处的食品库。食品库协会董事会定期召开,各个理事会代表都有专长,来自法律、会计和商业等领域。日常工作由执行董事负责,无政府拨款,只能依靠会费和社会捐助。

  大温哥华食品库日常运作分为三个步骤:收集食物;分拣和清查食品;分发食品。

  食品捐款则来自多种渠道:食品工业占64%;购买占25%;特别活动占8%;定期上门(杂货店垃圾箱、消防会堂)占6%。每周的受助者有25000多人。三分之一的受助者是18岁以下人群,40%是家庭领取,包括有工作的穷人、单亲家庭、学生、老人等。

  同样,在大多伦多地区,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各个社区消防站、教堂、写字楼、公寓楼前,都成了人们向贫困者捐助食物的集散地。

  多伦多食品库研究与公共教育部负责人迈克尔?奥勒弗特介绍说:“现在有17.5万人接受食品库帮助,这是食品库成立以来的最高数字。另外,食品库大约有1.3万个固定资助者,他们定期为食品库捐助资金。”

  贫富悬殊

  受资助者日增

  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加拿大低收入阶层的绝大多数是单亲家庭、少数族裔、青年人和非洲移民。他们贫困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家庭底子薄、生活环境差、缺乏良好教育、就业难度大是共同特点。

  近年来,加拿大富者日富,贫者日贫。据8月份加拿大全国福利委员会公布的数字,现在加拿大全国有170万人靠政府救济金度日。从1986年至今,加拿大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36%,但是与20年前接受社会救济人口的个人实际收入比较,今天接受社会救济人口的个人实际收入在下降。

  80年代初期,加拿大大多数地区只有几间小规模的食品库,没有统一协调的资源储存和分配方式,领取者较少。1983 年4月成功实现了机构合并。如今,这个非政府慈善机构不仅为贫困者提供食物,还进行贫困问题的调查研究。近来,加拿大食品库协会对外发表的报告指出,在食品库领取食物的乡村居民人数逐渐增加,其中属曼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比率最高。由于受耕种开支上升、农产品价格下降、以及气候不佳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省份农民生活每况愈下。 

  最爱面子

  华人不“要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仓库 蔬菜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