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花卉合理灌溉技术要点



  根据花卉需水习性和对不同水分环境的适应能力,常见花卉分为以下几种: 
  1.水生花卉它们必须在水中生长。其营养器官拥有高度发达的通气组织,能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这类花卉如荷花、睡莲、石菖蒲等。 
  2.湿生花卉它们能生长在水分经常饱和的土壤上或空气湿度高的环境下,有较大的抗涝能力。这类花卉如水仙、花芦、蕨类、龟背竹、旱伞草、海芋、广东万年青、何氏凤仙、鸭跖草等,由于叶大而薄、柔嫩多汁、角质层薄、蜡层不显,根系表浅且分枝较少,在干旱低湿的环境中往往姿色不佳,甚或死亡,适宜在水分供应充足而又十分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在养护中应掌握宁湿勿干的浇水原则。 
  3.中生花卉适宜在土壤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条件下生长,过干和过湿的环境对其生长都不利,其耐旱性能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随种类和品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如桂花、白玉兰、海棠花等就较耐旱,而腊梅、夹竹桃、迎春等较为耐湿,所以在水分管理上不能完全一样,一般可保持60%的土壤含水量。而喜欢土壤湿度较低、空气湿度较高的花卉,在养护时应不断向空中喷雾或加大周围地面的湿度。 
  4.旱生花卉它们大多原产在干旱的荒漠地带,形成了适应干燥气候生态环境的独特的形态结构,如小叶型或叶退化,或气孔下陷,或茎肉质化,具有发达的根系等。这类花卉有仙人掌类、石莲花、虎刺梅等。在栽培管理中应掌握宁干勿湿的浇水原则,浇水过多,空气湿度过大反易引起烂根和炭疽、枯萎病等的危害。 
  花卉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在各生育阶段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播种后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便湿润种皮,使种皮膨大,有利于胚根和胚芽的萌发;种子萌发出土以后,根系较浅,幼苗又很细弱,应保持表土适度湿润;以后,为了防止苗木徒长,促使植株老熟,应降低土壤湿度,即所谓蹲苗,在苗期蹲苗,是培育壮苗有效措施之一;当生长到一定时候,相对干旱(在花卉栽培上称扣水或制水)还能使枝条停止加快生长,积累营养物质供应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时期,此时对梅花、桃花、偷叶梅、金柑、紫薇、紫荆等适当控水,少浇或停浇几次水,能抑制或延缓茎叶的生长,提早并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发育,从而达到花开繁茂、硕果累累的观赏目的。但在花卉的开花期内,土壤水分的供应就应保持在适当水平上,水分少则开花不良,使花期变短,水分过多也会引起落花、落蕾。此外,空气湿度对开花也有影响,湿度过小使花期变短,不能显现出各种固有的花色。但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花瓣霉烂,病虫害蔓延。 
  从总体上看花卉的需水特性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需水增多,茎叶营养生长阶段必须有足够的水分,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制供水,进入孕蕾和开花阶段需水最多,后期果实和种子成熟阶段需水又较少。因此,要根据花卉每个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进行浇水,使花卉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翠绿欲滴,一派锦绣。 
  (三)花卉的合理灌水 
  花卉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保持土壤适当的含水量是花卉正常发育和获得更高观赏品质的必要条件。由于花卉的栽培方式不同,其灌水量和灌水时间有一定的差别。 
  1.地栽花卉的合理浇水地栽花卉的浇水比较简单,多雨地区生产上要注意排水,尤其是雨后应及时排水,如久旱不雨,也需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不使土面龟袭,以免扯伤根系。地栽切忌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园林,可采用喷灌和滴灌。 
  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和缺水季节,除采用抗旱措施外,必须根据雨量情况,及时进行适当的灌溉,以满足花木在生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 
  地栽花木灌水量的大小及灌水次数主要根据花卉的品种、生育阶段、天气、土质不同而变化。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来掌握灌水,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花卉的生长季节进行灌水就全年来看,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要多灌水,冬季地栽植物一般停止生长,且气温较低,则少灌水,不干不灌。就一天来说,灌水一般在早上进行,但在夏季,水分蒸发快,须在午后4时左右再灌1次;冬季早晨温度低,灌水反而不利,最好在上午10~11时灌水。 
  (2)要根据植物种类及生育期进行灌溉阔叶类、喜湿类植物多灌水,小叶、针叶类、仙人掌类少灌水。苗期应少灌水,进入生长旺期及开花期(需观果类)应多灌水,种子成熟应少灌水,休眠期更要控制灌水。此外,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的叶片、非洲菊的花芽受水灌后都易腐烂,这些特殊情况都需注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花卉 休眠 种子 土壤水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