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状与发生情况:
病状:在果实表面特别是萼洼处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黑色斑点,并稍凹陷,有的黑点中具有小白点。
发生情况:据调查,一般园片10—30%,严重的48%。桑萨重于富士,富士重于嘎啦,大树重于小树,弱树重于壮树,树上重于树下,外围重于内膛,喷药立即套袋的重于晚套袋的,套袋前用药品种多且浓度大的重于品种少、浓度低的,喷“新”药的重于喷常规药的。
二、发生原因:
1、苦痘病。因为春天花后是苹果吸收钙的高峰期,而今年此期虽然雨频,但雨量小,多为无效雨,相当一部分果农只看到地表潮湿,而忽视了浇水,10厘米以下严重缺水,影响了钙的吸收。特别是一些凹陷的病斑,多数是缺钙引起的。
2、药害。
(1)套袋前喷药不当。一是盲目追求“新”药,加大了浓度,使表皮细胞死亡。二是药品种太多。许多果农在套袋前喷4、5种药,浓度相对加大,果皮细胞受损。三是喷药不科学。喷头在某一地方停留时间太长,药量大,果皮受损,出水片孔眼太大、喷雾压力太大、喷头离果太近,都易伤果皮而发生药害。
(2)抗药性不一。皮薄的桑萨等抗药性差,易发生药害,弱树、弱枝、老树抗药性差,易发生药害。
(3)喷药后立即套袋。很多果农喷药后当天或第二天马上套袋,药没有均匀渗透,立即套袋,由于袋内湿度大,使药液顺苹果表面集中流到下垂的萼洼处,造成萼洼处的药液浓度大,导致果皮受损。
3、特殊气候。即高温高湿。今年7月20日前,虽然降雨不大,但是较频,加上高温,有利于黑点病菌随雨水透过劣质的纸袋和袋的通气孔进入果实上,同时袋内果实表面黑点病菌在高温高湿下易繁殖。
4、药害和苦痘病发生后感染黑点病。由于药害和苦痘病发生后,果皮细胞死亡,导致腐生的黑点病菌入侵,因健康部位继续生长,死亡部分停止生长。因此,有的果现在病斑大都凹陷。
5、袋质量差。一是通透性太强,病菌通过袋进入果实上而感病,二是通透性太差,即不透气,温度高、湿度大,更易发生药害和病菌滋生繁殖。
以上发生原因,可能是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因造成的。
三、防治措施:
1、合理补钙。每株花前补施硝酸钙0.25千克,过酸的土亩施生石灰100千克,并保持土壤湿润。套袋前喷3次质量好的瑞恩钙,套袋后喷3—4次波尔多液。
2、提高抗逆性。通过合理配方增施肥料、及时浇水、保护好叶片,复壮树势,提高抗药害能力。
3、选好农药。套袋前以喷内吸的福星、纯品多菌灵、甲托、宝丽安、多抗霉素等为主,尽量不用“新”药。同时不要随便增加农药品种,其次尽量购买进口药和大厂家的药。
4、提高喷药技术。一是均匀喷药。防止喷头在某一地方停留时间过长,以雾珠均匀分布所有叶正反面和整个果实而不下滴为准。二是压力适宜。两个喷头打药的,压力表针一般在2--2.5之间,三个头喷药的,一般在2.5稍高一点。三是出水片孔眼适宜,太小易堵眼,太大出水太猛,一般喷两次药就要换一次。
5、选准套袋时间。一般药后2天以上再套袋,早晨露水不干时不套袋,麦收前套袋结束。
6、选择好袋。从防治病、药害角度讲,纸袋要具备适当的通透性和较好的疏水性,内袋对准太阳光,象箩底那样,眼太多不行,一点不透光也不好,最好是红袋;外袋既要疏水又要透气,袋底通风口太小也不好,内外袋最好是木桨纸。(招远市阜山镇果业站宁安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6-9-29/21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