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玉米、香菇立体种植技术


 一、菌种的选择及培养技术

  1.选择适宜菌种

  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的食用菌类,按子实体发生的季节分为5种类型:(1)高温型品种;(2)中温型品种;(3)低温型品种;(4)中偏高温型品种;(5)中偏低温型品种。我市玉米套种香菇一般为春末、夏、初秋出菇,应选择高温型品种,如武香1号、L26、50830等。

  2.菌种培养

  香菇菌种分为一、二、三级菌种,其中一、二级菌种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接种,三级菌种(即栽培种)由于用种量大,考虑到菌种自身生长及运输污染等因素,应由农户自行培养。

  三级菌种应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当年的一月初进行,生长期50-60天,培养温度20-24℃,湿度60%,暗光培养,通风良好。一般每亩需接三级菌种2500袋(规格:17×33cm的菌袋,按10%损耗计,实际每亩用量2200袋)。共需培养料:锯木屑2400斤、麦麸240斤、稻糠240斤、玉米面72斤、白糖36斤、石膏42斤等,消煮8小时。

  二、播种及菇床管理技术

  1.选地、做畦:

  应选择排灌条件好、沙质壤土或腐殖土、背风向阳,最好是东西走向的地块,于上一年封冻前或当年早春解冻时做好玉米、香菇栽培畦床。玉米香菇一般按1:1种植,排列方式为一带四幅。香菇栽培畦宽60cm,深10cm,玉米行宽60cm,香菇畦床中间留60cm作业通道。

  2.制作香菇陆地栽培培养料

  香菇陆地栽培培养料以硬质阔叶树锯木屑为主,一般每亩选用锯木屑1.2万斤、麦麸1000斤、稻糠1000斤、玉米面320斤、尿素42斤、石膏240斤、多菌灵14斤等。

  将上述培养料混匀,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5-60%,用特制的蒸煮器具在98--100℃的高温下蒸煮8小时,冷却到28℃以下时,即可铺料播种。

  3.香菇、玉米播种

  (1)播期:当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香菇播种。我市可掌握在3月10左右。

  (2)香菇播种:栽培畦床先用10%的敌百虫溶液喷雾,撒少量石灰消毒,然后铺上1.5m宽×0.015mm厚的地膜。播种时,2/3的香菇菌种与已消煮好的培养料混匀播于地膜内,1/3菌种播于表面,压实,使菇床与地面持平。床面上间隔一定距离放通气草把,盖上地膜,之后覆5-10cm厚的土。

  (3)玉米播种:香菇播后50余天,正常情况下,菌丝可长满菇床,此时应扒开覆盖的土层,播种玉米,此时约为我市的4月底--5月初。

  ①选择品种:应选择封垅后遮光性好的春玉米品种,如高油115、农大108、屯玉1号等。

  ②播种方式:在播种行内双行、每穴两株、距菇床10cm处点种,以防根系拱破地膜。株距约为30cm左右,每亩2800-3000株,这样在玉米封垅后,叶片才能起到为香菇遮荫、蔽光的作用。

  ③调整元素比例,前重施肥:施肥可参照清种玉米。底肥可以播前撒施,即在香菇未扒土时,在玉米播种行内撒施肥料,然后覆土,再播种玉米。也可以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玉米播种时开沟穴施。施肥量略少于清种玉米,一般亩施尿素40斤左右,二胺25-30斤,硫酸钾20斤。底肥应重施或苗期早追,氮肥前期施肥比例占70%,磷钾肥全部底施,以减少玉米作业次数。

  ④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同一般玉米田。

  4.打包支拱上帘

  香菇播种后,经过近40--50天的培养,菌丝即可穿透培养料,上下洁白一致,长满料面,此时要及时打包,撤掉覆盖在地膜上的土,打开地膜,撤去稻草,盖好地膜后,立即支拱上帘,保持7-10天不翻动,促使菌丝恢复生长。

  打包时间应选择在无风、阴天或早晨、傍晚进行,避免料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打包时要边支拱边上帘,一定要到位,防止干料和感染杂菌。

  4.转色期管理技术

  打包7-10天后,少数培养料已开始转色,表明菇床进入转色期管理。目的是在菇床表面形成一层褐色菌皮,起到类似树皮的作用,能保护内部菌丝,提高菌料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转色期间,香菇菌丝需在散射光下生长,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要求通风良好,菇床湿度保持在60-70%。具体做法是:每天早、晚揭开草帘,打开地膜,进行通风,及时用海绵吸去床面积水,去掉病块,做好消毒处理,通风2小时后再盖上地膜和草帘,促进菌丝转色。转色期一般历时20--30余天,不应太急,待床面转为棕褐色菌皮时即可进入出菇期。转色期间有时也出菇,应及时采收,不要留菇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香菇 玉米 品种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