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叶双全:从自家厨房做出带刺的千万财富《致富经》


 

  遵义市游客:好酸。

  遵义市游客:非常酸。

  叶双全: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遵义市游客:不知道,橘柑。石榴?

  遵义市游客:像我们那边的柿饼。

  叶双全:你认识吧?

  遵义市游客:不认识

  叶双全:你也不认识。

  叶双全的这盘水果一亮相,吸引了很多游客,贵州省外的游客没有一个人认识,就连贵州省内的一些游客也都叫不上名字。

叶双全:从自家厨房做出带刺的千万财富《致富经》

  叶双全:表面带刺里面长籽的这个梨,叫刺梨。

  遵义市游客:这是梨?挺清香,真有梨的味道。

  叶双全:真有梨的味道吧,但是他是带刺的。

  刺梨主要生长在贵州,看到这种果子,很多人都感到很新奇,可让人不理解的是,即使在遵义市的市面上也很少见到。

  叶双全:你看这么多水果摊,都没有刺梨卖,这么好的东西,都是卖大枣。

  记者:你不卖刺梨?

  遵义市水果商贩:刺梨很少找,太难找了,摘好摘,就是没人摘。

  遵义市居民:很少有(人)卖,很少。这个去摘的时候,扎手,谁愿意干。

叶双全:从自家厨房做出带刺的千万财富《致富经》2

  刺梨的刺扎进手里,会又痛又痒,可叶双全却偏偏利用能扎人的刺,找到了让人们亲近刺梨、接受刺梨的好点子。

  刺梨,浑身带刺,入口又很酸涩,吃的人很少,卖的人更少。2007年4月,叶双全拿着刺梨进了厨房,一鼓捣就是10个月,最终他惊喜的发现了刺梨的卖点,推向市场后,当年的销售额上千万,6年后,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能把不招人待见的野果子,变成财富的爆发点,叶双全成了邻居眼里的奇人。

  邻居白玉兰:厨房里面走出来的企业家,我现在还在厨房弄,还没出来。

  朋友陈军:想都想不到,现在通过厨房把这个企业做成现在这个成规模的这样的企业,确实很想不到,厨房走出来的企业家。

  那么,叶双全到底在厨房发现了什么,将一个难入口、少人卖的野果子,迅速引爆市场,6年后做到年销售额8000多万呢?2007年,叶双全拿着刺梨走进厨房的时候,几乎没人注意到,他正经历着人生中最残酷的一场危机,还外带一个特别响亮的外号。

  员工冯信平:铁公鸡,真的是铁公鸡,就听他说,他一年之内,没有穿过第二双皮鞋,只看到一双,所以说,我们说他是铁公鸡。

  叶双全: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去娱乐场所。不是说不爱好,我也希望(爽),天天吃大餐。

  采访时,叶双全给记者做了一道菜,辣椒炒盐巴。

  记者何宁宁:你是说把这个东西放到米饭里面?

  叶双全:你尝一下味道好不好。

  记者何宁宁:我看你表情。

  叶双全:我就不觉得咸,你尝一下。

  妻子蒋坤:太多。

  记者何宁宁:太多?

  妻子蒋坤:要吃一点点。

  大伙难以下咽,这却曾经是叶双全唯一的一道菜,高中时,辣椒炒盐巴他一吃就吃了三年。

  叶双全:天天就这个,蔬菜都没有吃的。

  从上学开始,叶双全就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1995年时,还在酒厂上班的叶双全就开始尝试着创业,从摆书摊,开书店,卖米粉,卖衣服到合伙开米酒厂,折腾了十多年时间,干了十几个项目,到2005年,叶双全夫妻俩才从牙缝中挤出来一套价值40万的新房。这在叶双全眼里,简直是一无所成,而更可惜的是,连儿子都给耽误了,直到儿子12岁,一家人才终于团聚。

  妻子蒋坤:小孩都是外婆外公带的,我们当时走的时候,我们家小孩刚刚一岁,回来就一岁半了,进门的第一件事,外婆就说那个是谁,我们家那小孩,你猜他怎么说,阿姨,叫他爸叫叔叔,当时挺辛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刺梨 辣椒 猕猴桃 果汁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