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未来的生活,王如意一脸自信
核心提示
他曾是一家兽药厂的技术骨干,却放弃高薪回老家当了一名村官;他胸怀梦想,他初次创业便赔得一塌糊涂;他吃尽苦头、历尽艰辛,现在终于拥有了自己初具规模的养殖场,带领群众致富的步伐愈加坚定。他叫王如意,是夏邑县中峰乡刘古同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夏邑县“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商丘市“百优大学生村干部”。
放弃高薪,他返乡当村官
“我要用我所学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并尽己所能帮助大家发家致富。”
善良、实诚、能干,认识王如意的人有口皆碑。
2004年,王如意毕业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同时获得北京农业大学的本科文凭。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表现优异,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并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王如意先后在柘城良种猪基地及商丘波尔山羊良种基地实习,后进入商丘市森澳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从事动物医药研究工作。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勤恳的工作态度和灵活的头脑,王如意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工资也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一涨再涨,一度拿到四五千元。
在很多人看来,王如意应该满足于这样的生活。然而,2008年,王如意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不解的举动——向公司递交辞呈,回乡报考大学生村干部。父母及家人对大学生村干部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待遇无法接受,纷纷反对。王如意劝他们说,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农村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肯定饿不着”。
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并未多大曲折,王如意被组织部门分到中峰乡刘古同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我要用我所学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并尽己所能帮助大家发家致富。”这是王如意在到村任职典礼上对村民做出的承诺。但是,很多村民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以为这不过是下乡干部的一番“官话”,一个毛头小伙在农村能干出什么名堂?大家对这个大学生村干部并不太买账。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王如意开始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开始谋划带领村民致富的蓝图。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农村工作,尽快熟悉环境是摆在王如意面前的头等大事。他把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经济能人等都一一记在本子上,按照名单,他分别跟这些人谈心,深入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
由于外部条件所限,王如意制订的多个创业计划均无法实施。“自己做出个样子,这样才有说服力。”王如意决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发展畜牧养殖业,为村民做个样板。
创业失败,他愈挫愈勇
为了确保母猪及猪崽安然无恙,王如意丝毫不敢大意,他在猪圈门口铺上麦秸,裹上大衣躺在上面看守了一夜。
2009年春天,王如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利用自家的老院子,王如意建起了猪舍。为了缩短养殖周期,他购进了20头育肥仔猪,起早贪黑,悉心照料。看着仔猪一天天长大,王如意喜在心头,当年初秋,20头育肥猪已经长到180斤左右,收获就在眼前。不料,一场灾难突然来临。有一天,猪身开始发紫,并伴有发烧、厌食等症状。曾经当过兽医的王如意想尽一切办法救治,也未能阻止病魔的肆虐,膘肥体壮的育肥猪一个个倒下了。
“那次猪得的是血虫病,2009年在全国是第一次出现,当时还没有治这个病的药。”王如意说,那批育肥猪最后几乎死光,他赔了个血本无归,仅猪崽和饲料,就投资4万元,而且大部分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面对父母和妻子的埋怨,王如意说:“我还年轻,怕啥?大不了出去打工。”
王如意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说,既然给家人承诺要在家干一番事业,就不能轻言放弃,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他要给家人、给自己、给旁人一个交代。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改变养殖方式——养母猪,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和成本。随后不久,他从朋友那里借来1万多元,买了5头母猪。他说,那是他的最后一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2-10/2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