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新疆哈巴河县多举措确保定居兴牧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近年来,哈巴河县以饲草料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定居点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定居兴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工程。

  高标准实施,确保定得下。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的牧民定居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牧民定居办公室和与之相关配套的饲草料基地办公室、节水灌溉办公室,配齐人员设备,下拨专项工作经费,编制出台长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规划,形成常态性工作机制。将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发饲草料地集中定居、依托原有饲草料地就近定居和插花定居”三种方式因地制宜实施定居兴牧工程,充分考虑农牧民自身意愿,同时根据牧民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将不同面积的房屋、院落、暖圈组合成26种模式,列成菜单供牧民自行选择,在落实上级资金补助的同时,县财政根据牧民选择不同给予相应补助,极大促进了农牧民定居的积极性。

  科学化推进,确保稳得住。围绕户均50亩饲草料地这一目标,积极建设区域规模化、标准化饲草料基地。近年来,该县大力破解制约饲草料地开发的水利瓶颈问题,加快实施控制性水利工程、渠系防渗和膜下滴灌工程,开发建设饲草料基地12.4万亩,到2015年全县新增饲草料地30万亩。同时,重点推进集中定居点建设,遵循“靠近道路、靠近村镇、靠近市场”的原则,选择交通便捷、水源有保障的地方作为定居点选址,所有定居点保持在150―200户的规模。每一个定居点的水、电、路、渠系、林带、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七位一体一次性到位,全部由政府出资统一建设,并配套建设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办公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保证每户牧民都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全方位帮扶,确保能致富。该县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着力推动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坚持自繁自育和良种引进相结合,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稳步推行舍饲圈养,定居牧民全部由县财政出资配套建设暖棚暖圈,大力推广“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精料袋喂”和“秸秆铡短”等实用技术,同时,通过贷款贴息方式鼓励发展牛羊育肥,增加农牧民收入。大规模实施劳动力转移,立足矿山企业就业一批、项目建设转移一批、小城镇建设吸纳一批、组织外出务工输出一批,引导牧民由单一的养殖向务工、经商等多渠道拓展,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牧民。

  2009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41345.15万元,建成克尔达拉、阿勒格斯、克孜勒喀英等26个定居点,开发(配套改造)饲草料地14.5万亩,牧民标准化定居户由2008年的161户增加到2441户,标准化定居率由6.6%提高到69%。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相结合 滴灌 草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