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烟草之乡襄城县烟叶铺就农民致富路


  新年刚过,襄城县汾陈乡的省级劳模马村民便开始盘算起今年烟叶种植的事了。说起去年的烟叶收成,他脸上满是喜悦。马村 民家去年种了80多亩烟叶,家庭成员人均纯收4万元。马村民只是襄城县众多依靠种植烟叶致富的农民之一。2012年,襄城县烟叶生产再传佳音,广大烟农受 益颇多。

  据悉,2012年,襄城县共收购烟叶37万担,亩产值都超过了4000元。金黄的烟叶成了该县广大烟农眼中名副其实的“黄金叶”,铺就了一条富民兴县的康庄大道。

   回想起以前从下烟苗到收烟、炕烟的艰辛,该县王洛镇烟农耿中杰不胜感慨。去年,他家种了170多亩烟叶,却觉得十分轻松,因为他家的烟田是该县烟叶生产 全程机械化的试点。在他家烟炕前面的空地上,栽烟机、中耕机、打烟机、拔秆机等烟草机械一应俱全。耿中杰说,有了这些机械,育苗、犁地、起垄、移栽、植 保、灌溉、采收全都实现了机械化。

  去年,该县以王洛基地单元为平台,开展了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该县投资260余万元,购置烟草生产机械174台(套),对试点烟田实施了从深耕整地到拔除烟秆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烟叶的生产效益。

   在大力提升烟叶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该县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和发展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三大种烟主体,着力提升种植规模,进一步优化了 烟叶种植布局。2012年,该县落实合同种烟面积9万多亩,种烟农户4567家,其中家庭农场和种烟专业户两种生产主体就有2269个,种植面积达7.2 万亩。

  在襄城县烟区,水泥道路纵横交错,一口口机井像一只只眼睛守望着烟田,田边还立着太阳能灭虫器,昔日的烟田展现出更加美丽的身 姿。近年来,襄城县在烟田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烟叶生产上台阶、增效益。2012年,该县烟草部门投入资金4700万余元,实施项目1220 个。该县通过建设专业化服务体系,每个烟叶基地单元都设有1个综合性服务社,下设专业化服务队若干,服务项目涵盖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环节,还实施了 电话、电台、电视、电脑“四电合一”工程,烟叶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经过科学规划,该县烟草部门先后与上烟集团、红云红河集 团、河南中烟、中烟实业合作,建成了“中华”品牌王洛基地单元、“云烟”品牌十里铺基地单元、“黄金叶”品牌汾陈基地单元、“长白山”品牌颍阳基地单元和 “黄金叶”品牌双庙基地单元,全县烟区实现了基地单元全覆盖。为提升基地单元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模式化管理水平,每个单元设置1个现代化烟叶工作站, 配套5条收购线,4000至6000亩划定一个管理区,每个管理区配备3至5名技术人员。同时,该县以管理区为单位做好技术培训工作,2012年先后组织 技术培训7期,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烟草 育苗 移栽 深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