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福 甩掉穷帽敢闯敢干的“闯王”
地处武陵山脉深处的彭水龙溪乡境内,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的插旗山,山上有一个200余户、1000余人的小村名叫如榔村,村里有一个被称为“刘闯王”的人。他叫刘昌福,在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村支部书记生涯中,他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点燃了群众心中战胜贫穷落后的希望之火;他以不知疲倦的创业精神,让如榔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被称为“盖蛮子”、“土包子”的如榔人,如今过上了殷实富足、文明现代的生活。
如榔村地处边远,村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山路出入。这条路十分陡峭、崎岖,稍不留神就会跌入深渊。如榔村不仅交通闭塞,土地也十分贫瘠,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是有名的穷村。
1973年,刘昌福复员回乡,有六年时间先后在村里担任民兵连长和团支部书记,敢闯敢干,在群众中树立了一定威信,于是组织上决定由他来担任如榔村的党支部书记。
在任职后的村民大会上,刘昌福动员大伙:“我们如榔村条件太差,穷根太深,要改变落后面貌,光等、靠不行,要靠自己的双手实干来改善环境,发展经济,才能过上好日子”。他的思路是,杜绝乱砍滥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土造田,实行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单产。经过几年苦战,村民的“吃饭”问题初步解决。
1997年,刘昌福带领全村群众,正式启动了输电工程、建校工程、修路工程,在愚公移山式地奋战7年后,终于在2004年8月全面建成完工。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如榔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也为老百姓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昌福看准形势,决定调整产业结构。1994年村里开始栽种烤烟,并发展成了如榔村的支柱产业,人均纯收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250元上升至1450元。
此后,刘昌福又利用退耕还林之机,率领大伙发展林果业,建起了以优质板栗、核桃等为主的林果基地270亩,实现了户均1亩稳定找钱地。2002年伊始,刘昌福又带头从县外引进良种山羊和种猪,发展畜牧业。目前,如榔村生猪存栏达1800头,山羊5000余只。
在刘昌福的带领下,如榔村一年一个项目,一年一个面貌。如今,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92%农户吃上自来水;程控电话入户率达80%以上;60%以上的村民盖起了水泥房;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68元。
村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的好支书,亲切地称他为“刘闯王”,并将他的名字编为歌谣传唱:“人民的好公仆刘昌福,决心让九道拐变通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甩掉贫穷全村幸福……”
匡后明 村民离不开的贴心人
他已到花甲之年,却仍然战斗在扶贫攻坚的一线岗位上;他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筑路修渠,开荒劈壤种药植树,走乡串户嘘寒问暖。他说,自己在与贫困的抗争中,有许多汗水,许多艰辛,许多收获。他就是匡后明,巫溪县中梁乡石锣村全体村民离不开的贴心人。
1986年,匡后明当选石锣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他风华正茂。
匡后明上任的第一件任务是修路。路,是石锣村的心病。没有公路,山下的物资运不上山;没有公路,农民的粮食、牲畜、家禽只能自产自销;没有公路,石锣村几乎与外界隔绝,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左右。
村集体没有钱,匡后明只好挨家挨户上门,给村民们分析修路后的发展前景。村民们被他的决心感动,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每户捐资100元,全村680名主要劳动力全体出动修路。为了减少村民的负担,匡后明主动掏出女儿的2000元定婚彩礼购买爆破物品。修路时,每天到工地最早的是他,走得最晚的也是他,抢着挑重担子的还是他。
在血和汗的浇灌下,这条乡村道路一段一段艰难地延伸开来。经过145天的艰苦奋战,16公里的脱贫致富之路终于打通。
公路建成后,山外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来,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陆续建起了新居。
2009年,匡后明已上任23年,原本想歇一歇了,但乡亲们的挽留,让他又一次选择了坚守。这时,石锣村迎来了脱贫致富的天赐良机成为全市首批整村脱贫示范村。
匡后明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村为什么穷,不就是因为没有产业吗?”他说,“要脱贫,必须有主导产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12-04/1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