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陶伟林 28名致富标兵的“导师”

网友投稿  2012-12-04  互联网

  刘昌福 甩掉穷帽敢闯敢干的“闯王”

  地处武陵山脉深处的彭水龙溪乡境内,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的插旗山,山上有一个200余户、1000余人的小村名叫如榔村,村里有一个被称为“刘闯王”的人。他叫刘昌福,在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村支部书记生涯中,他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点燃了群众心中战胜贫穷落后的希望之火;他以不知疲倦的创业精神,让如榔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被称为“盖蛮子”、“土包子”的如榔人,如今过上了殷实富足、文明现代的生活。

  如榔村地处边远,村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山路出入。这条路十分陡峭、崎岖,稍不留神就会跌入深渊。如榔村不仅交通闭塞,土地也十分贫瘠,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是有名的穷村。

  1973年,刘昌福复员回乡,有六年时间先后在村里担任民兵连长和团支部书记,敢闯敢干,在群众中树立了一定威信,于是组织上决定由他来担任如榔村的党支部书记。

  在任职后的村民大会上,刘昌福动员大伙:“我们如榔村条件太差,穷根太深,要改变落后面貌,光等、靠不行,要靠自己的双手实干来改善环境,发展经济,才能过上好日子”。他的思路是,杜绝乱砍滥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土造田,实行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单产。经过几年苦战,村民的“吃饭”问题初步解决。

  1997年,刘昌福带领全村群众,正式启动了输电工程、建校工程、修路工程,在愚公移山式地奋战7年后,终于在2004年8月全面建成完工。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如榔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也为老百姓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昌福看准形势,决定调整产业结构。1994年村里开始栽种烤烟,并发展成了如榔村的支柱产业,人均纯收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250元上升至1450元。

  此后,刘昌福又利用退耕还林之机,率领大伙发展林果业,建起了以优质板栗、核桃等为主的林果基地270亩,实现了户均1亩稳定找钱地。2002年伊始,刘昌福又带头从县外引进良种山羊和种猪,发展畜牧业。目前,如榔村生猪存栏达1800头,山羊5000余只。

  在刘昌福的带领下,如榔村一年一个项目,一年一个面貌。如今,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92%农户吃上自来水;程控电话入户率达80%以上;60%以上的村民盖起了水泥房;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68元。

  村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的好支书,亲切地称他为“刘闯王”,并将他的名字编为歌谣传唱:“人民的好公仆刘昌福,决心让九道拐变通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甩掉贫穷全村幸福……”

  匡后明 村民离不开的贴心人

  他已到花甲之年,却仍然战斗在扶贫攻坚的一线岗位上;他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筑路修渠,开荒劈壤种药植树,走乡串户嘘寒问暖。他说,自己在与贫困的抗争中,有许多汗水,许多艰辛,许多收获。他就是匡后明,巫溪县中梁乡石锣村全体村民离不开的贴心人。

  1986年,匡后明当选石锣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他风华正茂。

  匡后明上任的第一件任务是修路。路,是石锣村的心病。没有公路,山下的物资运不上山;没有公路,农民的粮食、牲畜、家禽只能自产自销;没有公路,石锣村几乎与外界隔绝,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左右。

  村集体没有钱,匡后明只好挨家挨户上门,给村民们分析修路后的发展前景。村民们被他的决心感动,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每户捐资100元,全村680名主要劳动力全体出动修路。为了减少村民的负担,匡后明主动掏出女儿的2000元定婚彩礼购买爆破物品。修路时,每天到工地最早的是他,走得最晚的也是他,抢着挑重担子的还是他。

  在血和汗的浇灌下,这条乡村道路一段一段艰难地延伸开来。经过145天的艰苦奋战,16公里的脱贫致富之路终于打通。

  公路建成后,山外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来,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陆续建起了新居。

  2009年,匡后明已上任23年,原本想歇一歇了,但乡亲们的挽留,让他又一次选择了坚守。这时,石锣村迎来了脱贫致富的天赐良机成为全市首批整村脱贫示范村。

  匡后明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村为什么穷,不就是因为没有产业吗?”他说,“要脱贫,必须有主导产业。”

  和前来考察的扶贫专家反复商量后,石锣村确立核桃为主产业。村里对有劳动力、经济实力、并愿意种植核桃的农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自行种植。村民之间可以转租,并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经过近2个月的艰苦奋战,全村栽植核桃3024亩,组建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人均栽植3亩,为今后农民的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村脱贫两年间,匡后明带领全村群众,硬化公路2公里,整治和新修公路11公里,新建蓄水池近120立方米,改造危房110户。为解决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他还发动贫困户组织成立了石锣村资金互助社,入股资金达45万元。

  现在的石锣村,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道路、电力、通信基础设施齐全,经济发展如火如荼。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2654元增加到4020元。

  记者问匡后明,为何这么大年纪还热衷于村里的脱贫事业?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从1975年开始当生产队长,1986年至今任村支书,3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曾有过沮丧,也想过要放弃。但一想到党和群众对我的期望,我就必须担起这个神圣的使命。我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本栏稿件由记者颜安采写

  “我现在种了110亩蔬菜,多亏了陶专家,是他让我脱贫致富,生活越来越好了。”近日,武隆县双河镇木根村蔬菜种植大户袁华兵一脸喜色地告诉记者。

  袁华兵口中的陶专家指的是陶伟林,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室主任。5年来,他全身心扑在农业上,通过自己的技术讲解、培训和亲身示范,培育了28名致富带头人,并带动了许多农民共同致富,无怪乎人们对他这样亲切。

  陶伟林的工作,袁华兵最有发言权。“过去,家里很困难,自己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种啥好,就一直种红薯、玉米,每年收入就两三千元,一直没有起色。”他说,自从5年前陶伟林来到村里后,他的生活开始发生巨大转折。

  当时,村里人对这个专家的工作都感到十分好奇,大家纷纷从村子的各个角落赶来,看他做着各种测试。试验时间漫长而枯燥,很快,一些人耐不住回家去了,一些人则留了下来,袁华兵就是其中之一。

  “陶专家告诉我们,要想富裕起来,必须结合村里的条件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而他就是搞这个研究的。”袁华兵回忆。

  在陶伟林的帮助下,袁华兵的蔬菜产业渐渐发展起来了,从起初的几亩,到后来的24亩,再到如今的110亩蔬菜基地,越来越红火。

  武隆县白马镇豹岩村村民刘培军告诉记者,陶伟林不仅告诉他们哪种地该种什么蔬菜,还把自己编写的《蔬菜基地建设与良种良法》、《高山蔬菜结构调整与技术》印成小册子,免费发放给他们,让他们照书行事。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包括袁华兵、刘培军在内的28位村民,已成为蔬菜生产技术能手和脱贫致富带头人。

  为了让农民种出来的蔬菜不滞销,几年来,陶伟林还先后引进了重庆农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省阳高山蔬菜基地县王合兴、王光春等5家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和业主,分别到潼南县太安镇、柏梓镇,武隆县黄莺乡、双河镇等贫困地区带领农民进行产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蔬菜生产、开发产品市场。并且,他还组织成立了相应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加盟贫困农户已达478户,种植蔬菜面积7000余亩,带动贫困农户3074户,带动种植蔬菜面积近10万亩,农民增收近亿元。

  此外,他还采取课堂集中讲授、不定期田间新品种新技术观摩学习和深入田间指导等相结合的办法,举办培训班51班次,受训人数达2750余人次。通过技术培训,更新了村民的种植观念,增强了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12-04/1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