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拯救“长江三鲜”第一人


  这是一家占地两千多亩的水产养殖基地,里面养殖了价值四千多万元的昂贵鲥鱼、刀鱼和河豚鱼。他就是郑金良,是这家水产养殖基地的主人。在当地同行眼中,他不仅是水产界的老大,还是一个敢于打破神话的传奇人物。

  徐金发:刀鱼繁殖是没有先例的。你没有本事搞,他有本事搞,他搞出来就是神话。

  江阴市水产站站长:国内是第一个繁殖成功刀鱼,这个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他是水产行业的袁隆平,是农民院士。

  2012年5月27日,记者来采访郑金良的时候,他正准备去长江的安徽省安庆段研究野生刀鱼的习性。

  野生的刀鱼、河豚鱼和鲥鱼被誉为“长江三鲜”。近几年,长江中这三种鱼逐渐稀少,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甚至出现了一鱼难求。

  尽管长江中的野生刀鱼难觅踪迹,但每年老郑都要像这样到长江里去几次,寻找和研究野生刀鱼的习性。记者不免有些担心,这次长江之行,能看到野生刀鱼吗?

  郑金良:还没有来呢。刀鱼来了,刀鱼来了,来了一条。

  记者:这条有多大?

  郑金良:这个不大的,七钱左右。

  郑金良:有一条活的。

  记者:还有一条活的?

  郑金良:这个刚上网的。很难碰到网上出来有活的鱼,很难碰到。

  记者:这个刀鱼什么习性?为什么很难捕到活的?

  郑金良:它基本上出网就死,出网就死的。它是刚上网就把鱼捞上来了,它能活一段时间,但是超不过一个小时。

  这次郑金良在长江里逮了九条大小不一的刀鱼,刚一捞出水面就死了八条,只有一条还活着。刀鱼应激反应大、出水即死的习性,注定了人工养殖的难度。水产界的人都知道,规模化养殖刀鱼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正因如此,刀鱼价格一路飙升。2012年4月,野生刀鱼上市的季节,江苏南京一条条重三两五的刀鱼,卖出了令人咋舌的8000元一斤的天价,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而在郑金良的养殖基地里却养着四千多条罕见的三两以上的刀鱼。现在,郑金良正领着工人拉网捕捞性腺成熟的刀鱼做人工催产。

  郑金良:小心一点,小心一点。

  员工:这条有四两,吓死人了。

  郑金良:这个大得不得了,这鱼也有四两。

  记者:哪条?这条啊?这条价值多少钱?

  郑金良:连鱼籽真要一万多块钱了。

  记者:刚才那半网有多少条?

  郑金良:有千把条,一千多条。没有几个人有三四两重的刀鱼从塘里拉出来是活的,能够展示的很少很少。

  不仅长江刀鱼,郑金良养殖的很多水产品都独占鳌头。在他的水产养殖基地里养着美洲鲥鱼、河豚鱼、刀鱼等三个珍惜鱼种,市场价值四千多万元。

  郑金良是江苏省第一个规模化养殖河豚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人工养殖长江刀鱼的人。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水产界创造了很多传奇的郑金良,却是一个只上过小学的农民。那么,连专家、同行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江阴市申港镇西伍村,是郑金良的老家。只上过小学的郑金良,18岁就在生产队的养殖场里养珍珠河蚌。23年后的1992年,他开始做钢材运输生意,一年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可观的。

  而到了1999年,郑金良却突然放弃了轻车熟路的钢材运输生意,改行水产养殖。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为什么要改行呢?因为他得到的一个消息。

  1999年3月份,是一年中河豚鱼上市的季节。有一天,郑金良从当地捕捞队得到一个消息:长江里的野生河豚鱼越来越少,那年一个月也没逮到几条,而它的价格却一路飙升,最高卖到了2000元一斤。这个消息对郑金良触动很大。

  郑金良:价格到天价的时候快要濒临灭绝了,已经到边缘了,马上一个念头,因为前面长江鲥鱼已经找不到了,那河豚鱼还有,念头马上转过来,赶快弄河豚鱼。

  那个时候,长江里的鲥鱼已经绝迹,野生河豚鱼也濒临灭绝,当地还没有人工养殖河豚鱼的,这在有着十多年水产养殖经验并有一定资金的郑金良看来,是个好机会,如果自己能繁育出河豚鱼进行人工养殖,将会商机无限。

  郑金良:不是不敢碰,有的人没有这个能力去碰,就是一般你要有水产经验,还有一个经济实力。我尝试,主要是一个兴趣,第二是对水产的那种情结,我们一直生长在长江边,对长江下游的鱼类特别熟悉,所以赶快下手,是商机你肯定能挣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鲥鱼 养殖基地 其它 鱼类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