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不断转型升级 李营苗木长成“常青树”


  冬去春来,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两旁,每天来自天南地北的装运树苗的车辆络绎不绝。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李营开始大规模种植苗木,目前已成为全国第六大“苗木之乡”,全国最大的阔叶乔木繁育基地,苗木年销量1.5亿株。其中,去年销售额达6亿元以上。

  李营苗木协会副会长,种苗大户王广礼说,李营的苗木产业近二十年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型,已趋向品种多样化、种植标准化、销售网络化、经营多元化。一些种苗大户不仅是销售商,还办起园林工程公司,到全国各地承包园林工程,把树苗种到了新疆、西藏,并带动周边市县发展苗木种植10万多亩,成为著名的“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与很多地方苗木产业由盛而衰不同,几十年来,李营苗木行情几次大起大落,但每一次阵痛,都会促成李营苗木产业成功转型升级。如今更新品种、标准化种植、精细管理,普遍为苗农接受。其中,法桐品种已经更新到第3代的速生单球法桐,当年扦插当年就能长到3米多高。“造型苗”、“驯化苗”的种植,大大提高了苗木的附加值,现已远销全国20多个省份的苗木市场,产销量为全国第一。

  为加快调整品种结构、推广新技术,李营苗木协会与济宁市农广校联合办学,成立中专班,培养了300多名苗木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开设70多门课程,从苗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到《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商务礼仪,苗农需要什么就请老师讲什么。经过三年的推广,“截杆伐帽”的造型技术被苗农接受,全街道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了5.8万亩,占总面积的92%。现在全街道苗木品种达200多个,打造出了以法桐、国槐、垂柳、白蜡、合欢、樱花等落叶乔木为主,长绿、彩叶、乔木、花灌木、树桩盆景及地被6大系列的多样化品种格局。

  苗农们还大力发展树下种植、林中养殖新业态,树下种植香菇、鸡腿菇,林中养鸡,由此为全街道苗农增收500余万元。苗木种植大户开始向苗木经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向发展,具备3级以上资质的园林绿化公司已达12家,他们把工程做到了全国,年营业额6400余万元。

  与此同时,李营苗木销售方式也正在由传统销售方式向网络销售转型。苗木协会会长李卫东告诉记者,街道投资6.5万元建设了中国苗木信息网,协会利用这一平台,编制数码苗木、进行影像实物交易。把每棵树苗拍照、编号传到网上,客户能在网上看苗下订单,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法桐 乔木 种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