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浙江石门镇周墅塘村党员汤银根 带群众创业致富


  随着花木种植经验的积累与市场的扩大,潘顺兴的苗木生意也越铺越大。“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潘顺兴心中明白,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 才叫富。当时,潘顺兴和村民许下承诺:跟着一起种苗木,家家户户都能成为“万元户”。要知道在80年代, “万元户”在一穷二白的农村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潘顺兴却特别有信心。“一株苗木以当时8角或1元的价格来算,一亩地可以种1万多株,‘万元户’是可 以实现的。” 潘顺兴说,“1978年宣誓入党的时候,我就说过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这话不是白说的,既然说了就要做到。”

  人算不如天算。眼看着大伙“万元户”的目标就要达成,苗木行业却意外地陷入低谷,一蹶不振,经历了整整三年的冰冻期。曾经跟着他一起干的20多户农户 也一个个离开了他。“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了,树苗一株也卖不出去,只能当柴烧。想做好事却失败了,早前的承诺也成了空话……”回忆起那段过去,这个67 岁的老人脸上表情十分复杂。

  但是,性格倔强的潘顺兴却没有因此放弃。没有兑现的承诺成了他心里挥之不去的一个坎。2003年,潘顺兴一手组建了桐乡市石门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他 的“绿色王国”的版图也已经从最初的2分地扩大到400多亩。当初“逃掉”的农户又重新聚拢在潘顺兴周围,向他问技术、寻销路。潘顺兴起家的茶家村已经是 远近闻名的苗木村,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和苗木相关的工作。让潘顺兴津津乐道的是,以前跟着他掘树的小工好几个现在也都做了小老板。很多社员都说:“潘 老板处处为我们着想,跟着他干活我们放心。”

  管理和行情在苗木行业显得尤为关键。社员都是农民,如何才能让他们及时了解最新的管理技术和市场行情?潘顺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村民们都有喝早茶的习 惯,于是,苗木科技茶社开张了。“现在每次有什么事情要通知,我不用一个个叫他们,他们自己就会主动找上门,一边喝茶一边讨论。”

  在记者采访的半个多小时内,潘顺兴的电话响个不停,无一例外都是找他问行情。有人劝他这把年纪不要这样拼命,但潘顺兴却说:“不干怎么行,这么一帮子人跟着我,我得对他们负责。等我做不动了就让我孙子接我的班,继续带领大伙儿一块儿创业致富。”

  既当老板又当工人

  如今,高桥镇落晚村农村党员沈玉伟事业步入了正轨,在他的经营之下,大竹生态农业园和落晚苗圃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是我们身边的创业英雄。”提起沈玉伟,落晚村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我骨子里是个军人。”沈玉伟这样说着,打开了话匣子。

  1992年,沈玉伟应征入伍。当时对于大专毕业的他来说,可以选择的机会有很多,但沈玉伟却“削尖了脑袋要去当兵”。1994年6月,沈玉伟作为一名 军人光荣入党。1995年退伍回乡后的沈玉伟发现,落晚村一点也没变。当时,沈玉伟就暗下决心,立志带领全体村民创业致富。“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 员,扎扎实实为群众谋利益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在沈玉伟的话语里依然透露着一个军人的凛然正气。
  和多数创业者一样,沈玉伟的成功之路并不好走。退伍复员后,沈玉伟空有一腔创业热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创业路径。在走上创业之路前,沈玉伟干过很多工作,糜老大公司、交警大队等都曾是他短暂停留的地方。

  2000年,沈玉伟终于等来了机遇。凭着敢闯敢干的豪气,沈玉伟承包村里的几十亩土地经营苗圃。沈玉伟一肩挑起了征土地、引品种、跑销售等各项工作, 他既当老板又当工人,每个星期六、星期天还要带领技术骨干去花卉学习班学习。创业之初,沈玉伟全身心扑在了苗圃上,起早贪黑就是想把这项事业干成干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创业第一年,沈玉伟就实现销售额3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近6万元。如今,沈玉伟经营的桐乡市落晚苗圃已有矮牵牛、一串红、鸡冠花、石 竹等300多个品种。为了走上多元化可持续经营道路,除了种植盆花,他还经营苗木,在他的支持下,附近20多户农户也纷纷参与种植,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有了这些,沈玉伟并不满足。2008年年初,瞅准了“农家乐”的沈玉伟,决定“尝鲜”。 在村民的积极参与和信用社的扶持下,他在邻村承包100亩土地,投资200多万元创建了桐乡大竹农业生态园,这也是高桥镇第一家“农家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苗圃 土地 养殖基地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