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小土豆成农民增收“金豆豆”


  远销到区内各地和区外的湖北、山东、上海、重庆、山东等地等近10个省区,价格从几年前的三四角/斤一路涨到今年的1元/斤,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争相收购,本地农民喜上眉梢……时下,全市各地一派热火朝天的采收冬种马铃薯场面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本地农们的眼里,不起眼的小土豆如今已经成为他们增收的“金豆豆” 

  全市预计总产量达30多万吨

  北流女大学生刘贤辞掉城里优厚薪酬的工作回乡种马铃薯,靠着自己和男朋友梁绍洪的辛勤耕耘,今年获得丰收,300亩的土豆变成了“金豆”。自从本报报道两人创业历程之后,刘贤和梁绍洪成了远近闻名的“创业明星”,村里村外的农民争相到他们田里交流种植马铃薯的经验,区内外媒体也给予他们高度的关注,除本报外,新华社、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玉林电视台等相继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近年来,我市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扶持、推进冬种马铃薯,冬种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像刘贤和梁绍洪一样,近年来冬种马铃薯已经成为本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日,经历了长时间阴雨天气的天空终于放晴,我市去年冬天种下的马铃薯,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趁着好天气,玉林的田间地头处处是采收马铃薯的热闹景象。连日来,全市各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土豆老板争相抢购玉林马铃薯,收购价达到每公斤2元左右,优等品达到每公斤3元左右,远销湖北、山东、上海、重庆、山东等地,农民增产又增收。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市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冬季马铃薯种植发展迅猛。从春耕备耕开始,各示范片在选择水稻品种方面选择了早、中熟品种,到冬种时抢上季节种植马铃薯。2010年,全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达20多万亩,预计总产量达30 万吨,总产值达2亿多元。

  填市场空档 玉林马铃薯成抢手货

  据了解,我区是全国典型的马铃薯冬种区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马铃薯冬种时期,我市也从2003年开始逐年加大对冬种马铃薯的推广。

  “一是气候和地理位置适合,二是我市的冬闲田土地资源丰富,这样的条件必须好好利用,应该在马铃薯种植上做文章,增加农民收入。”玉林市农药检定管理站的韦站长是我市与广西大学市校科技合作重点农业项目――《马铃薯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的负责人之一,对马铃薯种植深有研究。韦站长告诉记者,玉林属于双季稻区,晚稻收割之后,部分田地种植少量蔬菜,大量土地闲置,利用这些闲置田地来种植经济作物,在春耕之前收获,既不影响春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我们种植马铃薯市场优势明显,北方地区在冬季下雪之后就不能种植马铃薯,在冬季到开春的这段时间内会产生一个供给空缺,我们玉林则不会受冰雪天气的影响,冬种的新鲜马铃薯正好补充北方市场。”韦站长表示,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8月到11月,收获的马铃薯主要靠窖藏,次年1月到4月鲜马铃薯紧缺,我区的冬种马铃薯一般在每年11月到12月,次年3月到4月份收获,如做晚秋种植,每年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1月收获,正好抢在全国鲜马铃薯的空档,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正是在这种市场前景下,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我市冬季马铃薯种植发展迅猛,种植马铃薯已经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政府扶持 小土豆变“金豆豆”

   “今年财政上会有支持,农业部门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种子、技术、销售等多个方面给予种植户扶持。”韦站长向我们介绍,随着冬种马铃薯的推广深入,我市对于冬种马铃薯的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在科研、种植以及销售等方面,组成专门项目组,通过种子补贴,开发科研基地,组织客商召开销售会议,为农民寻找市场等方式推动我市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福绵管理区的庞大娘这些天也在收着地里的马铃薯,她给我们掰着手指算了一下,马铃薯的批发价格从几年前的0.3元/斤到0.5元/斤涨到了现在的1元左右。而她种植的马铃薯则是由甘肃的老板提供的种子,期间还有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提供防治病虫害以及施肥管理等的技术帮助,虽然今年阴雨天气比较长,但是她的亩产还是达到了3000斤左右,按照当前的价格,每亩地有近三千元钱的收入。收上来的马铃薯当场销售给甘肃的老板,没有后顾之忧的庞大娘此时已经是笑得合不拢嘴,曾经不起眼的土豆如今己经成为她们眼中的“金豆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种马 种子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