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赶往福建莆田的石城村采访。今天,三个大台风“圆规”“狮子山”“南山”同时倾袭福建东南部。福建莆田正面受袭,而石城村海边的风力达到8级以上。
台风对养殖业危害非常大,更何况是三个台风一起登陆。而此时,这个村里最大的养殖户林玉雨却要去渔排上转悠转悠,还邀请记者一起去。
记者:我们坐这个船去渔排上是吗?
林玉雨:是的。
接着:会不会翻掉?
林玉雨:不会,不会。
记者:行,那我们去吧。
记者:我们现在要坐这个小船去那边的渔排上,就是像这种鲍鱼,都是养殖在那边的渔排上,现在这么大的风暴,我们过去看一下,那边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面对台风,林玉雨不仅一点看不出着急,似乎还有点得意。
原来就在几个月前,他已经把自己赚钱的宝贝鲍鱼运到千里之外去了。到了冬季,他还要把鲍鱼再运回福建。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是很费劲的,每年光路费要花上百万。但这折腾却成了林玉雨的赚钱绝招,就在这来回折腾里面,他赚到了每年4000万的年销售额。
就在2002年年初,林玉雨还拥有一个小冷冻厂,从农民们那里收购海里打捞上来的各种鱼类,加工冷冻卖钱,一年收入50-60万,小日子过的不错。然而3月份的一顿饭,却让林玉雨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
当时村里组织村民去大连玩,大连方面的人请大家吃饭。就在这顿饭里,林玉雨吃到了自己早就听说,却从没有吃过,传说中的天价鲍鱼。
林玉雨:今天中午终于吃到鲍鱼了,那时候看见里面一只鲍鱼,舍不得吞下去,慢慢咬,慢慢咬,很舍不得把它吞下去。
记者:当时请你们吃了几只鲍鱼?
林玉雨:一人一只。
记者:那一道菜多少钱?
林玉雨:值一千多。
其它的菜管饱,但是鲍鱼一人就只有一只。林玉雨舍不得吞下去,细细品尝。
林玉雨:非常嫩的,感觉非常好吃,口感非常嫩。
记者:以前吃过这样的东西吗?
林玉雨:没有。
这一只鲍鱼,林玉雨吃了半天,直到把鲍鱼嚼得没味儿了才吞下去。别人吃了也就吃了,可这林玉雨的心思活络了。
林玉雨:一只鲍鱼几十元钱,就是说鲍鱼是高端产品,附加值比较高,鲍鱼这个行业前景比较好。
林玉雨谁也没说,自己悄悄地第二天就去大连码头上看,找到养殖鲍鱼的人就问,终于找到了当时销售鲍鱼的经销商。经销商告诉他,大连的鲍鱼品种是皱纹盘鲍,主要生长在北部沿海,辽宁和山东。商品规格皱纹盘鲍一般壳长7-12厘米,一公斤能卖到300到600元。而他们福建的鲍鱼学名杂色鲍,因为吃不同的饲料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得名,一般壳长5-6厘米,市场价一斤在60元左右。两者价格竟相差四倍以上。
一公斤就能卖300到600块钱,价格确实很高,2002年4月,林玉雨利利索索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冷冻厂卖了,还跟亲戚朋友们借了一圈,筹集了100来万的现金养鲍鱼。但是因为福建就有人养鲍鱼,也不是很赚钱。林玉雨说自己养殖的是大连鲍鱼,妻子没见过,也不相信。想想买种苗就是一笔巨款,妻子完全不同意林玉雨卖掉经营多年的冷冻厂,贸然进入鲍鱼行业。然而林玉雨一意孤行。今天面对镜头,他的妻子也不愿意跟记者交谈。
20多天后,他就从大连买了300万粒皱纹盘鲍的鲍鱼苗,把100多万全都砸了进去。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究竟林玉雨能否心想事成,在南方养殖出北方的鲍鱼呢?
就在林玉雨把苗投进去的第四个月,300万粒苗就死了一大半。
林玉雨:亏本了,亏的很厉害,鲍鱼死的基本上差不多了。
林炳东:没有一个章程,很离谱,随便实验,根本不科学,乱来的,所以投了很多苗,用了几种方式,全部颗粒无收,全军覆没。
一百多万,借起来难,亏起来却容易。林玉雨把辛辛苦苦借的钱亏得干干净净。究竟他会就此收手,还是会赔本继续干,不撞南墙不回头呢?正在村里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林玉雨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都大吃一惊的事,他用大船把鲍鱼都运到千里之外去了。而这千里之外不是别的地方,正是这些苗本来的家:北方。究竟他是后悔了不养了,还是又有了什么新招数?
2003年的上半年,林玉雨和村里几个合作伙伴天天研究,并找水产专家询问,得出的结论却更加让他绝望。他发现,自己进的这种大连的苗种,养殖出来品质较南方自有品种要好得多,卖的价钱几乎高四倍,但是养殖难度也高,集中体现在这种鲍鱼苗对温度更加敏感。而福建夏天水温太高,鲍鱼根本不进食,慢慢就饿死了。福建的夏天根本就不适合养殖北方的皱纹盘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11-29/2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