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村民柳编出十一亿大产业


  上世纪80年代初,阜南当地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不甘落后,下决心要将柳编产品推出农村、走向城市乃至走向世界,以期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他们依托当地特有的杞柳资源,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优势,使柳编制品开始了从传统手工制品向着现代工艺品方向转型,变成了观赏性、实用性兼具的工艺制品,契合了现代人讲究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卖出了乡下人从来没敢想过的“大价钱”。

  将建“柳编产业功能区”

  作为新一代“柳编艺人”的孙传金,已不再满足于“编筐打篓”。头脑灵活的他,很快成为柳编的经纪人,在帮助培训农民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民生产。不仅从柳编加工中获得收入,还能通过组织生产获取不菲的中介费用。

  随后,熟悉柳编生产、加工、贸易流程,有着一定积蓄和人脉资源的孙传金,迈出创业之旅,正式组建了柳编生产企业——阜南县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

  2006年,他开始依托生意伙伴,来到广交会推介自家企业的产品,开始了与外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通过广交会,孙传金直接从外商那里获取了国际订单,减少了中间环节,结果利润大幅攀升。

  初尝“甜头”的孙传金,回到公司后立刻申请自营出口权。在各级领导的关照下,他很快如愿以偿。而获得了自营出口权的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从此也“踏平坎坷”,走向“金光大道”。

  据孙传金介绍,通过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等渠道,公司广泛与外地客商取得业务联系,获取订单。按照合同要求,公司首先组织技术人员编织符合要求的柳编样品。然后,公司将样品交给数十个放货组长(经纪人)。

  放货组长则根据生产任务和产品标准与农户签约生产,并承担培训的任务,每个放货组长联系百余家农户进行生产。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农户利用自家种植的杞柳,按照放货组长的要求进行编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公司提供合格产品。

  表面上看来,这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公司只有数十名正式人员。实际上,有数千户“产业农民”和他们共同操作,逐步开始了柳编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阜南柳编工艺品已成为安徽省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仅在2007年,柳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县GDP的6.4%,每年柳编加工为农民增加收入2.34亿元以上。

  为推动产业集聚、做强做大柳编生产出口基地,阜南县在柳编企业较为集中的黄岗镇着手建立“柳编产业功能区”。同时,通过骨干企业的优势资源重组,统一争取国外订单,避免恶性竞争,并利用沿淮河、洪河、陶子河、谷河等20多万亩河滩低洼地,扩大杞柳种植面积,满足原料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国家林业局 小麦 产业化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