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把菜切一遍多赚三成的钱


    2008年11月30日早晨8点30分地点: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

    一大早,肖成云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就来了一批游客,刚刚从家里赶到采摘园的肖成云赶紧上前介绍情况,并带领游客采摘平时在市场上少见的瓜菜。

    记者:我看你们刚才都摘的是绿颜色的西红柿?
    
    游客:这个西红柿有一个名字,它的小名叫贼不偷。

    记者:怎么叫贼不偷?

    游客:就是你看着它绿,但是其实它已经熟了,吃起来特别好吃,所以说贼都不偷,不知道这个西红柿能吃。

    来的这些人都是北京市的上班族,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周末外出采摘。

    肖成云:因为现在不是旺季,就打打折,卖两三元钱一斤。

    肖成云告诉记者,元旦、春节和五一、十一是采摘旺季,1公斤瓜菜至少卖10元,现在卖价低主要是为元旦和春节瓜菜大量上市销售,聚集人气。

    肖成云:有飞碟西葫芦,香蕉西葫芦,荷兰黄瓜,紫豆角,紫白薯,紫花生,还有球茴香。

    肖成云:全算上有30多个品种。

    记者:一年基地这一块销售收入有多少?

    肖成云:五六百万元。

    其实,采摘并非肖成云的主要收入来源,他还有另外一个项目一年能给他带来将近1000万元的纯收入。

    今年34岁的肖成云,18年前就跟随父亲从河北省来到北京市顺义区创业,在北务镇于地村开了一个砖窑厂,几年后家里就积累了上千万元资产。2003年,北京市取缔砖窑厂,北务镇是京郊蔬菜第一镇,顺义区又兴起了农家乐。这一年年底,肖成云和父亲投资100多万元,在废弃的砖窑厂建了10 几个大棚,因为自己不懂农业,所以邀请北京市农科院专家指导,专门种植一些新奇特品种,供市民采摘。

    2004年5月1日,采摘园第一次对外经营,水果黄瓜、飞碟西葫芦、小型西瓜、等10多种新奇特瓜菜,吸引了很多在附近农家乐吃饭的游客观光采摘,这种叫西红柿树的品种尤其引人瞩目。

    范文俊:主要是景观太漂亮了,像个红罗伞一样。

    肖俊祥:在那会儿就是说,采一个2元钱。

    记者:那挺贵的。

    肖俊祥:可不是挺贵的,它卖几十元钱一斤,在当时头一个红的时候,我跟您说我孙子都没给吃。

    记者:为什么?

    肖俊祥:有点舍不得。

    记者:一棵树能张多少个西红柿?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陈春秀:一般能结2万个,从开始种下一直到番茄树,一个生长周期,最长的差不多在两年左右。

    记者:这一棵树采摘出去,能赚多少钱?

    肖俊祥:起码应该在四五万元钱。

    2004年肖成云和父亲种了8棵西红柿树,采摘收入30多万元,再加上其他时尚的瓜菜,第一年纯收入超过了100万。

    2006年冬天,肖成云和父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拆了原来的采摘园,投资1000多万在距离北务镇只有300米的仓上村,建了一个占地 200亩有育苗室和70个大棚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准备2007年五一黄金周开业。谁料想开业前肖成云的父亲突然生病,采摘园所有的事都落在了肖成云一个人身上。尽管2007年五一采摘生意还不错,但是肖成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五一假期刚刚结束,200亩的采摘园立即变得冷冷清清,然而大棚里的瓜菜却天天都在成熟。

    范文俊:一度时间就产生了卖菜难的问题。

    范文俊:像黄瓜、西红柿,茄子卖不出去了,搁那么三两天三五天,就全倒掉了。

    对于肖成云来说这些瓜菜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白白扔掉。2007年秋天,肖成云开始到北京市的宾馆、饭店和企事业单位推销采摘不完的瓜菜,因为设施农业成本高没有价格优势肖成云的这个想法失败了。不过在推销瓜菜过程中,肖成云意外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蔬菜 胡萝卜 西葫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3-26/44.html

  • 大棚玉米效益高,种植农户致富快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